第27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到了后世那句非常着名的标语: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
  熊川自我调侃:“我们那儿赚的是小钱,这里赚的是大钱。
  呐,这一片都是。”
  华强北号称华国电子第一街,并不是指一个建筑物,而是一片工业区。
  八十年代年华强北片区
  熊川来这也有几年了,对这片的历史还是有点了解的。
  “听老人说,这一片以前都是粤北兵工厂,这块楼房都是一点一点建出来的。
  一边生产军用无线电产品,另一边还生产民用产品。
  那边那个楼房就是民用方面的厂子,华强集团。”
  顺着手指的方向,两人看向了华强北路边上的一栋白色建筑物。
  林筱彤念念有词:“华强华强,不就是中华强大的意思。”
  “华强集团前面的一条大马路就是华强路,就称作华强北了。”
  “原来是这么来的。”
  鹏城特区发展之后,周边发达经济体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特区内。
  特区毗邻港城,交通条件优越、土地租金便宜,再加上有政策扶持,企业落户鹏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时候的华强北还有个名字叫“三来一补基地”。
  三来包括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这三种模式。
  涵盖了加工、仿制、组装等多种服务。
  一补指的是贸易补偿,外方投资工厂,赚到一定钱之后,贷款抵消,工厂归我们。
  刚开始的几家电子厂其实干的就是中转的一个活,生产好的产品拉到这里的工厂来组装,组装好了之后出口返销到境外。
  三人下了车,到了地方。
  熊川指着新华电子厂说:“我记得第一年有个厂子组装收录机,整整装了25万台收录机。
  这一片收录机、电风扇、电子琴、冷风机,很多厂子不止只做一门生意。”
  谢羿想着家里的那台收录机说:“那不就是什么东西赚钱就组装什么。”
  “那当然了,有钱不赚王八蛋啊。”
  熊川看了都觉得有点眼红,他的店铺可没有这边的档口挣钱。
  “深南中路东边就是电子大厦,八一年初才建的。”
  林筱彤昂着头往上面看,这是一栋20层的建筑。
  在现在算得上是高层建筑了,可谓是这一片的地标性建筑,同时也是鹏城对外的一张名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