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1 / 2)
如今潘邓做了皇帝,收复燕云是应有之计,可北上千里,那都是曾经辽国的地盘,荒无人烟,上面也没多少汉人,几乎全都是北狄,就算把那地方收归,也没什么用,反而那些个北狄不通人性,尽是麻烦!
潘邓叹息,说道:“不瞒兄弟,自我奉天命登基,便时常想大宋因何亡国,想来想去,那些农业水利、科考督查等事都能由士大夫去做,可这边境国界一事,还得由君主亲力亲为……”
他看着董平,给他夹了一筷子侉炖塔嘛鱼,“当初我们六人一同出使金国,彼时年少意气风发,为大宋出使,也是希望我汉土常青,中国威严永存。当年我身受重伤,你和马扩呼延庆先行回归,我三人却在后面走辽边境,从陆路回了开封府……”
潘邓回想往事,历历在目,“……一路之上边境百姓受北狄袭扰,惶惶不可终日,当时我便下定决心,我中原子民不能再过这样的生活,我堂堂中国再不能没有天险国界。如今十多年过去,我已登基称帝,天命在此,我身为一国之君,又怎能推脱此责任?”
董平讶然,他听了这番话,突然真实地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他从前刚做燕山王时,也有过称霸天下的野心,可比起自己,潘邓好像确实更懂得如何做帝王。
换句话说,他确实更有帝王之才。
董平喝了口酒润喉,“既然如此,收回燕云也就罢了,如今燕云就只剩下北面几州,为何还要北上千里?”
潘邓说道:“一来不能纵容金国;二来北上千里早也是我中国领土;三来……”
董平看着他,潘邓缓缓说道:“我欲以燕京为都,守我大越国门。”
第346章 燕山府归顺
当着燕山王的面,说要以燕京为首都这种话,本来十分不客气,可董平却在那一刻真正领略到了独属于潘邓这个人的胸襟与胆略。
什么样的帝王能说出亲自守国门这样的话?董平脑海里翻天覆地,又回想白日里黄河惊涛骇浪,和老百姓在耳边的山呼海啸。
当时他看阅兵仪式如此盛大之景,却一意孤行觉得潘邓是展示武力,收买人心,可这时他仿佛真的懂了,这是帝王的承诺。
他在借这场阅兵告诉百姓,天下易主,他潘邓身为君王,不会懈怠精神,会一直精进武力,保家国平安。
当天潘邓喝了两杯酒,又反复和他提起从前之事,说之前的熟人现在都在哪,只有你董平一个远远在北面,和众人这些年也不通信,十分不合群云云。
呼延庆也喝多了,和他们说起山西这些年不太平,索性他呼延家在当地也有名望,大家伙都服,这才没像中原一般成了土匪窝。现在天下归越,山西也越来越好了,他那根弦终于能松一松,不再时不时寝食难安了。
徐观沉默寡言,董平眼见着他给潘邓剥了一个螃蟹五只虾,俩人还偶尔眼神相交,不知道咋回事感觉心里边十分不自在似的,遂讽刺地说了一句:“徐尚书大好年华,不会到如今还没娶妻吧?”
徐观听了微微一笑,“那日和董大王一同求姻缘,董大王求仁得仁,菩萨自然不会顾此失彼,单叫我孤零零一个。”
说着就在董平面前把一螃蟹壳的肉放到陛下盘子里,潘邓见师叔又给自己剥螃蟹了,十分幸福,微笑着看向师叔,而后张嘴怒吃一蟹。
董平看他俩相视而笑,顿时抖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再不找不痛快了,老实吃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潘邓又和他说起朝中众臣来,言董兄弟只要归顺,当天就封国公,而郭药师郭将军也有大功,封为宁远将军,他又是辽人,日后朝廷北征必有重用,不会埋没人才。
此后一连两天,朝廷和沧州府都摆酒设宴,欢迎董大王来到沧州城。
潘邓又私下宴请董平两次,终于劝动了董大王。
董平其实也知自己没有抗衡之力,这回来看阅兵,更是叫他认清了现实。他真要与潘邓刀兵相接,也只会让燕山军士惨遭屠戮罢了。
如今自己势不如人,潘邓却兵强马壮,无论他想如何对待燕山府,还不是由他说了算?
可潘邓依旧肯以礼相待,董平心中衡量两天,从善如流了。
董平刚表示归顺,潘邓第二天就在沧州加封董平为国公。
而后晁少古和徐观两人随着马政父子和董平一同回了燕京,商议交割之事。
到了定鼎三年正月份,燕山府归顺,燕京回归。
此大事立即上了《江南风尚》头版头条,销量节节攀升,几乎比肩去年十月份国庆大阅兵特别版。 ↑返回顶部↑
潘邓叹息,说道:“不瞒兄弟,自我奉天命登基,便时常想大宋因何亡国,想来想去,那些农业水利、科考督查等事都能由士大夫去做,可这边境国界一事,还得由君主亲力亲为……”
他看着董平,给他夹了一筷子侉炖塔嘛鱼,“当初我们六人一同出使金国,彼时年少意气风发,为大宋出使,也是希望我汉土常青,中国威严永存。当年我身受重伤,你和马扩呼延庆先行回归,我三人却在后面走辽边境,从陆路回了开封府……”
潘邓回想往事,历历在目,“……一路之上边境百姓受北狄袭扰,惶惶不可终日,当时我便下定决心,我中原子民不能再过这样的生活,我堂堂中国再不能没有天险国界。如今十多年过去,我已登基称帝,天命在此,我身为一国之君,又怎能推脱此责任?”
董平讶然,他听了这番话,突然真实地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他从前刚做燕山王时,也有过称霸天下的野心,可比起自己,潘邓好像确实更懂得如何做帝王。
换句话说,他确实更有帝王之才。
董平喝了口酒润喉,“既然如此,收回燕云也就罢了,如今燕云就只剩下北面几州,为何还要北上千里?”
潘邓说道:“一来不能纵容金国;二来北上千里早也是我中国领土;三来……”
董平看着他,潘邓缓缓说道:“我欲以燕京为都,守我大越国门。”
第346章 燕山府归顺
当着燕山王的面,说要以燕京为首都这种话,本来十分不客气,可董平却在那一刻真正领略到了独属于潘邓这个人的胸襟与胆略。
什么样的帝王能说出亲自守国门这样的话?董平脑海里翻天覆地,又回想白日里黄河惊涛骇浪,和老百姓在耳边的山呼海啸。
当时他看阅兵仪式如此盛大之景,却一意孤行觉得潘邓是展示武力,收买人心,可这时他仿佛真的懂了,这是帝王的承诺。
他在借这场阅兵告诉百姓,天下易主,他潘邓身为君王,不会懈怠精神,会一直精进武力,保家国平安。
当天潘邓喝了两杯酒,又反复和他提起从前之事,说之前的熟人现在都在哪,只有你董平一个远远在北面,和众人这些年也不通信,十分不合群云云。
呼延庆也喝多了,和他们说起山西这些年不太平,索性他呼延家在当地也有名望,大家伙都服,这才没像中原一般成了土匪窝。现在天下归越,山西也越来越好了,他那根弦终于能松一松,不再时不时寝食难安了。
徐观沉默寡言,董平眼见着他给潘邓剥了一个螃蟹五只虾,俩人还偶尔眼神相交,不知道咋回事感觉心里边十分不自在似的,遂讽刺地说了一句:“徐尚书大好年华,不会到如今还没娶妻吧?”
徐观听了微微一笑,“那日和董大王一同求姻缘,董大王求仁得仁,菩萨自然不会顾此失彼,单叫我孤零零一个。”
说着就在董平面前把一螃蟹壳的肉放到陛下盘子里,潘邓见师叔又给自己剥螃蟹了,十分幸福,微笑着看向师叔,而后张嘴怒吃一蟹。
董平看他俩相视而笑,顿时抖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再不找不痛快了,老实吃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潘邓又和他说起朝中众臣来,言董兄弟只要归顺,当天就封国公,而郭药师郭将军也有大功,封为宁远将军,他又是辽人,日后朝廷北征必有重用,不会埋没人才。
此后一连两天,朝廷和沧州府都摆酒设宴,欢迎董大王来到沧州城。
潘邓又私下宴请董平两次,终于劝动了董大王。
董平其实也知自己没有抗衡之力,这回来看阅兵,更是叫他认清了现实。他真要与潘邓刀兵相接,也只会让燕山军士惨遭屠戮罢了。
如今自己势不如人,潘邓却兵强马壮,无论他想如何对待燕山府,还不是由他说了算?
可潘邓依旧肯以礼相待,董平心中衡量两天,从善如流了。
董平刚表示归顺,潘邓第二天就在沧州加封董平为国公。
而后晁少古和徐观两人随着马政父子和董平一同回了燕京,商议交割之事。
到了定鼎三年正月份,燕山府归顺,燕京回归。
此大事立即上了《江南风尚》头版头条,销量节节攀升,几乎比肩去年十月份国庆大阅兵特别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