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仁庚说道:“一百多文?一百多文那是上个月的价钱了!你今日要买粮,可买不到!如今时局动荡,江陵府又是个紧要地界,但凡有个风吹草动,没人敢上咱们这来。如今各方都按兵不动,不知如何是好,唉,我们这些在城中的,也只好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了。”
  谢安斋说道:“小弟平日里不在城里面,因此许多事不知晓,现在城中局势紧张,府尹怎么说?”
  刘仁庚叹了口气,“咱们这届大尹深居简出,没人能攀得上干系,愚兄也说不上话去。只昨日里贾家有人来访,与我交谈几句,直说粟大尹是关中大族,书香门第,又有叔父新做当朝宰相,权势滔天,荆州又是动乱之地,他已不想在此,想要回去了。”
  “啊?”谢安斋有些吃惊,“他在咱们江陵府任期还没满两年,怎么就要走?朝廷会许他回归吗?”
  刘仁庚说道:“当今局势贤弟还不明白?南京应天府出那么大的事,现在那朝堂整个都是他们家的了,还有什么许不许?”
  谢安斋有些焦急,“眼下正是乱局,府尹大人不主持大局便罢,这个节骨眼上离任,叫江陵府百姓如何是好?眼下大家伙都没粮食,粟大人不为我等做主,这……”
  二人相对无言,过了一会儿谢安斋又问道:“贤兄可为我想想法子?小弟如今该如何是好?”
  刘仁庚见他如此焦急也不忍心,知道他有一大摊子事放不下,可自己也无能为力,如今想想,也只能由自己当这个恶人了,遂劝道:“贤弟莫再借了,现在江陵府没个主心骨,大族只顾关门闭户,以应对动荡呢,你去哪里能借到粮?你常年在镇里或许不清楚,眼见着城里就要闹粮荒了,常言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贤弟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了谢家一族着想呀……”
  谢安斋则是关心他前头说的那句:“闹粮荒?城里局势如今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吗?怎会如此?”
  刘仁庚说道:“贤弟来时没从中街走不成?你去时只管在城中那几条有粮铺的街绕绕,便知如今局势如何了。”
  *
  谢安斋告别了刘兄,与小仆一同走回家去,依照刘兄所言去城中大小粮铺看了看,果然触目惊心。
  街上排了好长的队,每家铺子前面都有人围着,那铺面里面的伙计一叠声说道:“没粮了,今日就这些,回去吧!”
  百姓怨声一片,“粮食怎么这么少?我已一连来了几天,两斤稻米都买不到。”
  “今日已经两百一十文了,叫人怎么活?”
  “……可也没法不吃饭呀,掌柜的,你行行好,就不能寻些法子吗?”
  街上怨声一片,突然人群之中叫嚷起来,有几个半大小子冲出人群,往城边跑去。
  有人高声叫嚷,“他们抢了我的粮!”
  城里乱作一团,谢安斋此时真感受到了乱世的气息,他江陵府几十年之间何曾如此过?往年也不是没有闹过灾荒的,大家伙把这一阵挺过去,到了来年风调雨顺,也就度过一劫了。可如今一季歉收一季受灾,便到了如此境地。
  江陵府不光城中没粮,局势紧张,更兼内忧外患,江南与蜀地都虎视眈眈。
  兵马都监赵仲延此时正在军营之中操练士兵。
  如今两地暂且并未见大军讨伐,可赵仲延也不能放松警惕,只因他知道江陵府这个地方的重要性。江陵四通八达,自古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他身为此地守将,镇守一方,必不能让江陵在他手中出岔子。
  因此赵仲延也数次拜访粟大人,不为别的,他军中军粮也没了,可粟大人却并不心急,每次都是三言两语,将他搪塞回去。
  赵仲延副将严铭到军营之中寻他,一见赵都监便说道:“都监大人,还没要到粮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