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1 / 2)
现在好了,潘大人回来了!
苏州府喜气洋洋,明府尹和宣抚使府上官员也都出来迎接。潘邓在汴京城这段时间,苏州府官员也没闲着,自苏杭宣称潘大人北上勤王之后,江南封锁,苏州更是将寒山寺码头重兵把守,张清带领大军出征,果断地拿下了江宁府。
彼时主公刚刚造反,官员虽都打定主意立身江南,却又心中没有多少成算。加之潘大人在造反之后即刻北上勤王,离开了江南一地,是以苏州府官员一直心中不甚安定。
如今得知潘大人并不在汴京立身,而是勤王之后便带大军回归,心中也安稳了,共同献计如何坐稳江南一地,再向北向西略地。
几人在潘邓府中席地而坐,各自面前有一小案,潘邓虽是主人,却也没坐主位,而是和众人坐在一块,几人把小桌凑得近近的,闲来共品烤扇贝。
泥炉烤架在明府尹面前,是以明翰海拿了竹夹翻烤,众人聚在一起,由他分食。
明瀚海说道:“大人虽于前朝宣府江东两浙两地,然而对我等来说,两浙始终亲于江东,主公在两浙一呼百应,而江宁府前些日子才有赖张将军神威,纳入我土。依属下之见,江南东路彻底归顺还需时日。”
袁常棣说道:“大人在江东德高望重,两地归顺只在须臾之间,如今要紧之事,是江东以后。”
林朔也说道:“拿下江宁府后,江东一地便尽归主公所有,江宁府到苏杭一带十分富庶,可利用这一带的富饶,当即便形成割据局面。再从江宁府向长江上游进发,进攻江州,获得江州之后,再沿着赣江南下,占领洪州。”
他手指沾了酒水在桌上比划,“……此两州地貌是类似于簸箕的地形,南东西三面都是山,北面簸箕口朝向长江,中间是赣江冲刷出来的沃土,只要勤于耕种,又是一个鱼米之乡。”
众人都点头,潘邓看着林朔在小桌上画的那条长江接着往上游走。
获得了赣江平原之后,再向长江上游前进,征服荆州,获得两湖盆地,这样就占据了三大粮食基地,足以养活数量庞大的军队,这时江东势力与北方争夺的将是四川盆地和淮河平原。
关胜一直不语,听到这之后也拿手在那桌上比划,他手指长江北面的北面,说道:“我也曾读过三国,都说得河北者得天下,没人看好江东,咱们若是在一味长江以南谋划,如此一来,岂不是弃了大好局面?”而那河北如今被董平占领,长此以往,此人侵略土地,他们江南怕是局势不佳。
林朔笑着说道:“将军岂不闻得关中者得天下,又有得中原者得天下?时候不同,局势也不尽相同了。谋事在人,我主此番起事,千年之后安能没有得江东者得天下?”
众人听了这话,畅怀大笑,共饮尽杯中酒。
潘邓也笑着说道:“只要占领北方的不是大宋皇室便可,凡事都可徐徐图之,如今要紧事还在江南之地。”他们的这个基地如今还不甚稳固。他又转头看向袁常棣,“常然在江宁府可好?”
袁常棣放下手中扇贝,拱手说道:“江宁府当初太上在时便是盘剥得最紧,主公来江南之后,多派人相助,军民百姓都有香火情,因此此地并不顽抗。家兄去了之后,江宁府衙盛情相迎,如今已在着手准备三月考试,新选人才了。”
潘邓点点头,又看向林冲说道:“常言道知己知彼,如今赵构在大名府一地,我等身在南方,最忌消息不通。我记得卢员外是大名府人士,便派他北上行商,传递消息吧。”
林冲领命。
说话之间,李迁在门外请见,潘邓叫他进来,李迁凑近之后说道:“大人,徐大人来了。”
潘邓一愣,过后才想到是哪个徐大人,叫李迁在他议事的时候请见,那必然是师叔!是以新烤好的扇贝也顾不上吃了,连忙到门口去迎。
他当初没在汴京城找到师叔之时,就料定师叔准是来苏州府找他了,是以叫人探查,果然得知师叔就在常州,只因苏州城严封死守,才没进来。
他当即叫李迁带人把师叔接到苏州来,本想着回来之后就能想见,却没料师叔并没和李迁一同回归,而是绕路去了江西,到今日才回来。
潘邓面带笑容,见了师叔,刚想上前抱住,却见师叔满面冰霜,十分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才收了微笑,讪讪站住了,小声叫了句:“师叔……”
徐观冷眼瞧他,进了堂内。
屋里人正一边喝酒烤扇贝,一边用眼神余光往外瞄,徐观冷哼一声,转头看跟在后面的潘大人,“我来的不是时候了。”
潘邓赶紧好言好语,上前小声说道:“这是哪的话?我府上还不是观哥儿府上,哪有‘来’这一说,观哥只说回家来了,家里何时不能回呢。”
潘邓觑着,见师叔默不作声,便拉着他的手臂往屋里走,一同坐到自己位上,又拿了明府尹新烤好的扇贝,借花献佛都放到师叔桌前。
徐观见众人桌上一片狼藉,不去吃他们吃剩的烤扇贝,自坐直不语。
潘邓想念师叔许久,如今可算见到人,心里的担忧也放下了,目不转晴看着观哥儿,见他与往常相比有些不同,人消瘦了许多,面上还蓄须了。 ↑返回顶部↑
苏州府喜气洋洋,明府尹和宣抚使府上官员也都出来迎接。潘邓在汴京城这段时间,苏州府官员也没闲着,自苏杭宣称潘大人北上勤王之后,江南封锁,苏州更是将寒山寺码头重兵把守,张清带领大军出征,果断地拿下了江宁府。
彼时主公刚刚造反,官员虽都打定主意立身江南,却又心中没有多少成算。加之潘大人在造反之后即刻北上勤王,离开了江南一地,是以苏州府官员一直心中不甚安定。
如今得知潘大人并不在汴京立身,而是勤王之后便带大军回归,心中也安稳了,共同献计如何坐稳江南一地,再向北向西略地。
几人在潘邓府中席地而坐,各自面前有一小案,潘邓虽是主人,却也没坐主位,而是和众人坐在一块,几人把小桌凑得近近的,闲来共品烤扇贝。
泥炉烤架在明府尹面前,是以明翰海拿了竹夹翻烤,众人聚在一起,由他分食。
明瀚海说道:“大人虽于前朝宣府江东两浙两地,然而对我等来说,两浙始终亲于江东,主公在两浙一呼百应,而江宁府前些日子才有赖张将军神威,纳入我土。依属下之见,江南东路彻底归顺还需时日。”
袁常棣说道:“大人在江东德高望重,两地归顺只在须臾之间,如今要紧之事,是江东以后。”
林朔也说道:“拿下江宁府后,江东一地便尽归主公所有,江宁府到苏杭一带十分富庶,可利用这一带的富饶,当即便形成割据局面。再从江宁府向长江上游进发,进攻江州,获得江州之后,再沿着赣江南下,占领洪州。”
他手指沾了酒水在桌上比划,“……此两州地貌是类似于簸箕的地形,南东西三面都是山,北面簸箕口朝向长江,中间是赣江冲刷出来的沃土,只要勤于耕种,又是一个鱼米之乡。”
众人都点头,潘邓看着林朔在小桌上画的那条长江接着往上游走。
获得了赣江平原之后,再向长江上游前进,征服荆州,获得两湖盆地,这样就占据了三大粮食基地,足以养活数量庞大的军队,这时江东势力与北方争夺的将是四川盆地和淮河平原。
关胜一直不语,听到这之后也拿手在那桌上比划,他手指长江北面的北面,说道:“我也曾读过三国,都说得河北者得天下,没人看好江东,咱们若是在一味长江以南谋划,如此一来,岂不是弃了大好局面?”而那河北如今被董平占领,长此以往,此人侵略土地,他们江南怕是局势不佳。
林朔笑着说道:“将军岂不闻得关中者得天下,又有得中原者得天下?时候不同,局势也不尽相同了。谋事在人,我主此番起事,千年之后安能没有得江东者得天下?”
众人听了这话,畅怀大笑,共饮尽杯中酒。
潘邓也笑着说道:“只要占领北方的不是大宋皇室便可,凡事都可徐徐图之,如今要紧事还在江南之地。”他们的这个基地如今还不甚稳固。他又转头看向袁常棣,“常然在江宁府可好?”
袁常棣放下手中扇贝,拱手说道:“江宁府当初太上在时便是盘剥得最紧,主公来江南之后,多派人相助,军民百姓都有香火情,因此此地并不顽抗。家兄去了之后,江宁府衙盛情相迎,如今已在着手准备三月考试,新选人才了。”
潘邓点点头,又看向林冲说道:“常言道知己知彼,如今赵构在大名府一地,我等身在南方,最忌消息不通。我记得卢员外是大名府人士,便派他北上行商,传递消息吧。”
林冲领命。
说话之间,李迁在门外请见,潘邓叫他进来,李迁凑近之后说道:“大人,徐大人来了。”
潘邓一愣,过后才想到是哪个徐大人,叫李迁在他议事的时候请见,那必然是师叔!是以新烤好的扇贝也顾不上吃了,连忙到门口去迎。
他当初没在汴京城找到师叔之时,就料定师叔准是来苏州府找他了,是以叫人探查,果然得知师叔就在常州,只因苏州城严封死守,才没进来。
他当即叫李迁带人把师叔接到苏州来,本想着回来之后就能想见,却没料师叔并没和李迁一同回归,而是绕路去了江西,到今日才回来。
潘邓面带笑容,见了师叔,刚想上前抱住,却见师叔满面冰霜,十分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才收了微笑,讪讪站住了,小声叫了句:“师叔……”
徐观冷眼瞧他,进了堂内。
屋里人正一边喝酒烤扇贝,一边用眼神余光往外瞄,徐观冷哼一声,转头看跟在后面的潘大人,“我来的不是时候了。”
潘邓赶紧好言好语,上前小声说道:“这是哪的话?我府上还不是观哥儿府上,哪有‘来’这一说,观哥只说回家来了,家里何时不能回呢。”
潘邓觑着,见师叔默不作声,便拉着他的手臂往屋里走,一同坐到自己位上,又拿了明府尹新烤好的扇贝,借花献佛都放到师叔桌前。
徐观见众人桌上一片狼藉,不去吃他们吃剩的烤扇贝,自坐直不语。
潘邓想念师叔许久,如今可算见到人,心里的担忧也放下了,目不转晴看着观哥儿,见他与往常相比有些不同,人消瘦了许多,面上还蓄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