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粘罕听了张叔夜询问太上皇,心里恐怕汴京城中新来的那些个硬茬子打皇室的主意,再把他们已经抢到碗里的肉给抢走,嗤笑道:“你倒有几分忠心,不过要见太上皇怕是难了,他一家人早已在出城当日就被我等送到金国,如今八成已越过边境了!”
  啊?张叔夜大惊失色,大宋群臣也都目瞪口呆,太上皇已经被金人掳走,送到金国去了!
  群臣倍受打击,痛哭出声。
  粘罕不再理会这几个宋人,叫军士将他几人押下去看管,自己则与达籁和耶律余暏商议后续之事。
  *
  开封府衙之中,林朔正在整理从皇宫之中拿来的大宋各地舆图,至于全国户籍总本,各地官员名录,土地磷册等则直接装上马车,等到日后一同运往江南。
  林朔叹道:“主公真不留下吗?”
  潘邓说道:“此地做首都不好,只当个州府又离江南太远,顾不上,不能留。”
  阮二将军在一边帮着林参军整理书籍,听了潘大人这话,面上有些沮丧,“来时和大家伙都说好了,此次来到汴京,要么取下首都,咱们潘大人做皇帝;要么讨要封号,如那董平一般封个异姓王,也好名正言顺,割据江东!如今却因形式转变,一样也没办到。”
  如今大宋太上皇被金人挟持,皇帝身死,汴京再无皇室,这是多好的局面?中原无主,他主公直接以潘代赵,改天换日!可谁曾想昨日又听说一事,那赵家外面还有一个血脉,便是那康王赵构。如今康王身在大名府,欲另立朝廷,延续国祚。如此一来他们打到汴京,岂不是一场空?
  他阮小二虽不是什么谋士,可自从跟在林将军身边,这几年间也识了几个字,听了许多书,学了很多道理,自在心里面替主公千算万算,什么都想到了,竟没料到此事!
  潘邓笑道:“我倒觉得此行收获颇丰。”
  阮小二看向潘大人,林朔也抬头看主公。
  潘邓说道:“在我北上之前,林大儒与我说过,若来汴京,必要攻下首都,以防敌人在中央号令四方,届时我等偏安一隅,四面受敌,太过被动……”
  阮小二还是头一次听说这话,细细品来很有道理,“正是这个理!这么说来,咱们还真该待在汴京!”
  潘邓又笑着说道:“可此计谋也都是事急从权,实际上我若当即称帝,也未免太过儿戏。这天下人谁认得我潘邓是哪个?更何况我之兵力,比起四方来说也不甚充足,外还有强金虎视眈眈,真占了汴京城,也只不过是给天下人当活靶子罢了。”之后之路难免举步维艰。
  林朔叹道:“我也想过此事,主公若是占领汴京,赵氏必不会罢休,赵氏对金软弱,对内却不掸用兵,届时他若复国,派兵攻打,倒不怕他把我们打倒,只是战火不断,百姓受苦不说,时日长久,中原必定孱弱,届时金国若再来攻打,又该如何是好?”
  阮小二沉默了,从前他们没来之时,只是听说金人勇猛,自来到汴京城真对阵后,才知传言果然不虚。
  金人狡诈,且侵略成性,若是真叫主公与赵宋这么你来我往下去,终有一日,中原将不再有一战之力。
  阮二将军本以为局势大好,自家主公就能当皇帝了,如今听林参军所说,这不是进亦难,退亦难?
  林朔也眉头紧锁,“可时机难求,天大的机缘摆在这儿,错过这次,以后……”
  潘邓看他两个都十分苦恼,但也没人说过不该来汴京,坐看金军作乱之类的话,便知他二人心地纯善,笑笑说道:“……不过如今之势,却有不同。金军将赵家皇室劫掠,又下令罢黜赵氏,是以汴京再没宗室在此,只一个赵构在大名府。如今赵构若是另立,我只派一队人马在汴京城驻守,假借守卫首都之名,康王便不敢回归,定要另寻他处,如此一来,此京城便也不再是京城了。”
  林朔猛地抬起头来,看向潘邓,“如此一来,康王即使另立,也要再建首都,重新聚拢朝中大臣,调令兵马,其号召力远逊于汴京城,我江南或可有喘息之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