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2)
好在,顺崽几人都答得十分不错,足以见他们都是用工之人,就连硕塞现在喊话都说的比之前好上不少了。
问了完普通的问题,代善瞥见一旁伺候地宫女太监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看向顺崽问道:“皇上,听说您最近打算针对宫内遗留的宫女、太监想出解决办法,不知现在可有主意了?”
正式场合,代善还是会以官方的方式对顺崽,这并非是对顺崽有什么意见,反而是为了顺崽的帝王威严,多尔衮等人在外一样也是这样,没人会故意去越矩,凡是有仗着自己辈分大、对宗室和蔼的都被多尔衮等人排除在政治中心外了。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面见皇帝的资格。
面对这个问题,还真让顺崽有些为难,这事虽然是木苔之前交给他的,但是这几日他都忙着牛越彬的时,还真没仔细想过,现在被提起时,还有些懵,看了眼上方坐着的三座大山,思考了一会后坦然地回道:“朕还没想出来多久,只是粗略根据现在宫内的需求以及各宫需要维护的人员,确定了整个皇宫需要的人数,大概在三千人左右,不过这也是粗略的。”
“但剩下的人让他们做什么,朕还没想好。”
代善看出了顺崽小脸上的犹豫,便开口劝道:“皇上,是想到了什么?没事,只管说,这会有英亲王、睿亲王在,都能给您帮上点忙。”
虽然这么说,但这会多尔衮和代善两人都在,作为大清智囊的一员,解决办法都有很多,只不过他们更想听顺崽的想法,得让顺崽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立性,他们都不是想让顺崽做傀儡皇帝。
听见带着这么说,顺崽也没想太多,便将木苔之前给他的建议说了出来。
多尔衮看出了他似乎还有点别的想法,于是先开口道:“皇太后这个办法的确不错,不过现在工厂也趋于饱和,若是在办恐怕情况不是特别好。”
的确,这也是顺崽考虑到的,他不像木苔在后宫里,只能依靠他来知晓前朝的情况,顺崽有几位能臣教学,又有实打实的数据放在他面前,自然是估计的会更多。
现在大清虽入关了,但其实朝廷内外局势并没有完全稳定下来,江南一带并没有完全收服,还有蜀地一带也是颇为让人苦恼的,再就是因为明末时期战乱,老百姓其实已经苦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并没有什么余钱去花,更多人都是缺衣少食,让他们去工厂做工可以,但买估摸着还需要一些时间恢复才行。
木苔现在的工厂数量刚刚好应付能用这些物品的人,要是再多恐怕也不行,这也是木苔如今苦恼的是,她也迫不及待想要恢复社会的经济状况,只有恢复了,大清的钱才能活起来,百姓才能越过越好。
所以当木苔和他这么提议的时候,也只是提议并非一定要顺崽按照她的要求来,她和代善一样更注重培养顺崽的独立思考,不单单因为顺崽是他们重要的人,更重要的是顺崽肩膀上担负着的是一个国家。
见多尔衮也这么说,顺崽就知道这套肯定不适用了,如果是再过个十来年可以,但是现在不行,顺崽也不会白花钱养他们十年,但强制他们出宫面对外面乱糟糟的局势也未免太残忍了。
思来想去,顺崽有点实在想不出了,只能可怜巴巴的看向多尔衮和代善,一旁的高塞早就已经迷糊了,他对这些本来就不擅长,死记硬背读书还行,真要是问策,那就没用了。
倒是一向安静的常舒忍不住看了眼上方的两位闭目养神的代善以及正处理公务的多尔衮后,又看了一眼顺崽,朝他使了个眼神。
注意到他目光的代善虚眯着眼,轻哼了一声,看出来常舒这小子估计在藏拙。
顺崽看见常舒的眼神立马就跑到了他身边,两人在那边嘀嘀咕咕好一会才停住,韬塞也不太懂哥哥们再说什么,乐乐呵呵的也将自己的小脑袋凑过去听。
好一会,顺崽才满意的点头,胸有成竹地回到了代善他们面前,多尔衮瞥了他一眼,知道他有主意了,便开口道:“想好了?”
顺崽点了点头,瞧着他两都望过来了,这才开口道:“想到啦,多亏了七哥嘿嘿!他让我想到了一个词,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
这词说的有点绕嘴,但多尔衮和代善两人人精一下就明白其中意思了,想起太后口中提起的各行各业的资料。
代善满意地点了点头,摸着胡须夸道:“不错,不过这事究竟怎么安排,可就要看皇上了。”
有了方向,顺崽可比之前要积极很多,高兴地围着两人转了个圈圈,又拉着常舒的手对两人说道:“阿牟其、十四叔,我想要七哥帮我一起!”
“好,就依你。”
第34章
得到了代善他们的认同,顺崽很快就对宫内遗留的宫女、太监们下手了,除开预备留下各项维护、伺候主子等以外的三千人,后备上岗一千人以外,还剩下七万五千人,这个庞大的数字难怪会让木苔一直记挂在心上。
要知道加上他们自己带来的人员,差不多八万人都在皇宫内,光吃、喝都是一笔不菲的消耗,木苔并不想留着他们展露什么皇家威仪,只打算将留下的四千人打造个皇家班底就足够了,至于要撑场面的时候,她可以让侍卫顶上,这能省不少事。
至于剩下的七万五千人就全都交给顺崽了,对于顺崽如何去安置他们,也算是木苔给顺崽布置的任务,好在这个任务,顺崽在常舒的提示下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第一时间对这些人就着名册做了一个简单的分组,宫女、太监分为两个大组,由原明五品尚宫两人以及总管太监主管,再又有两组中细分。 ↑返回顶部↑
问了完普通的问题,代善瞥见一旁伺候地宫女太监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看向顺崽问道:“皇上,听说您最近打算针对宫内遗留的宫女、太监想出解决办法,不知现在可有主意了?”
正式场合,代善还是会以官方的方式对顺崽,这并非是对顺崽有什么意见,反而是为了顺崽的帝王威严,多尔衮等人在外一样也是这样,没人会故意去越矩,凡是有仗着自己辈分大、对宗室和蔼的都被多尔衮等人排除在政治中心外了。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面见皇帝的资格。
面对这个问题,还真让顺崽有些为难,这事虽然是木苔之前交给他的,但是这几日他都忙着牛越彬的时,还真没仔细想过,现在被提起时,还有些懵,看了眼上方坐着的三座大山,思考了一会后坦然地回道:“朕还没想出来多久,只是粗略根据现在宫内的需求以及各宫需要维护的人员,确定了整个皇宫需要的人数,大概在三千人左右,不过这也是粗略的。”
“但剩下的人让他们做什么,朕还没想好。”
代善看出了顺崽小脸上的犹豫,便开口劝道:“皇上,是想到了什么?没事,只管说,这会有英亲王、睿亲王在,都能给您帮上点忙。”
虽然这么说,但这会多尔衮和代善两人都在,作为大清智囊的一员,解决办法都有很多,只不过他们更想听顺崽的想法,得让顺崽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立性,他们都不是想让顺崽做傀儡皇帝。
听见带着这么说,顺崽也没想太多,便将木苔之前给他的建议说了出来。
多尔衮看出了他似乎还有点别的想法,于是先开口道:“皇太后这个办法的确不错,不过现在工厂也趋于饱和,若是在办恐怕情况不是特别好。”
的确,这也是顺崽考虑到的,他不像木苔在后宫里,只能依靠他来知晓前朝的情况,顺崽有几位能臣教学,又有实打实的数据放在他面前,自然是估计的会更多。
现在大清虽入关了,但其实朝廷内外局势并没有完全稳定下来,江南一带并没有完全收服,还有蜀地一带也是颇为让人苦恼的,再就是因为明末时期战乱,老百姓其实已经苦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并没有什么余钱去花,更多人都是缺衣少食,让他们去工厂做工可以,但买估摸着还需要一些时间恢复才行。
木苔现在的工厂数量刚刚好应付能用这些物品的人,要是再多恐怕也不行,这也是木苔如今苦恼的是,她也迫不及待想要恢复社会的经济状况,只有恢复了,大清的钱才能活起来,百姓才能越过越好。
所以当木苔和他这么提议的时候,也只是提议并非一定要顺崽按照她的要求来,她和代善一样更注重培养顺崽的独立思考,不单单因为顺崽是他们重要的人,更重要的是顺崽肩膀上担负着的是一个国家。
见多尔衮也这么说,顺崽就知道这套肯定不适用了,如果是再过个十来年可以,但是现在不行,顺崽也不会白花钱养他们十年,但强制他们出宫面对外面乱糟糟的局势也未免太残忍了。
思来想去,顺崽有点实在想不出了,只能可怜巴巴的看向多尔衮和代善,一旁的高塞早就已经迷糊了,他对这些本来就不擅长,死记硬背读书还行,真要是问策,那就没用了。
倒是一向安静的常舒忍不住看了眼上方的两位闭目养神的代善以及正处理公务的多尔衮后,又看了一眼顺崽,朝他使了个眼神。
注意到他目光的代善虚眯着眼,轻哼了一声,看出来常舒这小子估计在藏拙。
顺崽看见常舒的眼神立马就跑到了他身边,两人在那边嘀嘀咕咕好一会才停住,韬塞也不太懂哥哥们再说什么,乐乐呵呵的也将自己的小脑袋凑过去听。
好一会,顺崽才满意的点头,胸有成竹地回到了代善他们面前,多尔衮瞥了他一眼,知道他有主意了,便开口道:“想好了?”
顺崽点了点头,瞧着他两都望过来了,这才开口道:“想到啦,多亏了七哥嘿嘿!他让我想到了一个词,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
这词说的有点绕嘴,但多尔衮和代善两人人精一下就明白其中意思了,想起太后口中提起的各行各业的资料。
代善满意地点了点头,摸着胡须夸道:“不错,不过这事究竟怎么安排,可就要看皇上了。”
有了方向,顺崽可比之前要积极很多,高兴地围着两人转了个圈圈,又拉着常舒的手对两人说道:“阿牟其、十四叔,我想要七哥帮我一起!”
“好,就依你。”
第34章
得到了代善他们的认同,顺崽很快就对宫内遗留的宫女、太监们下手了,除开预备留下各项维护、伺候主子等以外的三千人,后备上岗一千人以外,还剩下七万五千人,这个庞大的数字难怪会让木苔一直记挂在心上。
要知道加上他们自己带来的人员,差不多八万人都在皇宫内,光吃、喝都是一笔不菲的消耗,木苔并不想留着他们展露什么皇家威仪,只打算将留下的四千人打造个皇家班底就足够了,至于要撑场面的时候,她可以让侍卫顶上,这能省不少事。
至于剩下的七万五千人就全都交给顺崽了,对于顺崽如何去安置他们,也算是木苔给顺崽布置的任务,好在这个任务,顺崽在常舒的提示下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第一时间对这些人就着名册做了一个简单的分组,宫女、太监分为两个大组,由原明五品尚宫两人以及总管太监主管,再又有两组中细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