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 / 3)
【刘孝在标注《世说新语言语》时,曾引《妇人集》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
【她有诗集两卷,但都已经亡佚。况且这些并非是到了后世才失传的,而是早在隋朝就已经残存不全了。】
这便是她们的处境,想到这里,李清照不由深深叹息。
莫说是她们,乱世流离,就是男诗人男词人的作品也难得保全,不过是落到女文人头上,更加厉害罢了!
【谢道韫一生仅存于世的只有两首诗,一首是《泰山吟》,另一首是《拟嵇中散咏松》。】
【历来人们多称赞她在《泰山吟》中的胸襟气度,只道“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的潇洒。】
【但主播却更想提一嘴《拟嵇中散咏松》的感慨:”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
可惜谢道韫不能随心所欲,身为女子,她的命运只能随风飘摇。
或许在看似淡然恬静的背后,这才是她的肺腑之言吧?
分明是出自暮年老人的一句,却让李清照莫名多了不合时宜、偏偏又能感同身受的唏嘘。
【或许站在后人的视角来看谢道韫这一生,她的命运早在最初便已经被自己幼年时的谶语所验证。】
生出这样感慨的可不仅仅是李清照一个人:
【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
【一句无心的应景之诗,就此共同构成了谢道韫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意象。】
“白雪与柳絮。”
【要说像,它们当然是相像的。】说到这里,主播嘴角微微上扬:
【否则谢道韫也不会单独将柳絮拿出来和白雪做比了。】
【但要认真计较起来,白雪和柳絮分明又是截然不同的两样东西。】
“絮起于柳梢,生于春野,因风而起。”
李清照一面喃喃低语,一面仰了头去看窗外。
这会儿正是暑热的时候,但她刚从春天走来,自然还能将春日景象记得一清二楚。
“不必零落成泥,不必随波追流。那股迸发的劲头,正像是少年人蓬勃的心气。”
没准儿彼时的谢道韫,心头也是存了这样一口气、一股劲的吧!
【可时光荏苒,年少时记忆中的漫天柳絮,终于落成了一场皑皑白雪。】
【白雪与柳絮,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事物。】
【它既不是发自柳梢、生于春日,生来就带着冬日的严寒与肃杀。】
【纵使因风而起,最终也逃不过与风同坠的结局。】
【或深埋于泥土,或碾落至污垢,像是垂垂老矣的人,哪怕心里还有口气,也不得不就此走向注定的消融。】
说着说着,又是令人叹惋的。
【就好比《世说新语》。】 ↑返回顶部↑
【她有诗集两卷,但都已经亡佚。况且这些并非是到了后世才失传的,而是早在隋朝就已经残存不全了。】
这便是她们的处境,想到这里,李清照不由深深叹息。
莫说是她们,乱世流离,就是男诗人男词人的作品也难得保全,不过是落到女文人头上,更加厉害罢了!
【谢道韫一生仅存于世的只有两首诗,一首是《泰山吟》,另一首是《拟嵇中散咏松》。】
【历来人们多称赞她在《泰山吟》中的胸襟气度,只道“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的潇洒。】
【但主播却更想提一嘴《拟嵇中散咏松》的感慨:”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
可惜谢道韫不能随心所欲,身为女子,她的命运只能随风飘摇。
或许在看似淡然恬静的背后,这才是她的肺腑之言吧?
分明是出自暮年老人的一句,却让李清照莫名多了不合时宜、偏偏又能感同身受的唏嘘。
【或许站在后人的视角来看谢道韫这一生,她的命运早在最初便已经被自己幼年时的谶语所验证。】
生出这样感慨的可不仅仅是李清照一个人:
【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
【一句无心的应景之诗,就此共同构成了谢道韫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意象。】
“白雪与柳絮。”
【要说像,它们当然是相像的。】说到这里,主播嘴角微微上扬:
【否则谢道韫也不会单独将柳絮拿出来和白雪做比了。】
【但要认真计较起来,白雪和柳絮分明又是截然不同的两样东西。】
“絮起于柳梢,生于春野,因风而起。”
李清照一面喃喃低语,一面仰了头去看窗外。
这会儿正是暑热的时候,但她刚从春天走来,自然还能将春日景象记得一清二楚。
“不必零落成泥,不必随波追流。那股迸发的劲头,正像是少年人蓬勃的心气。”
没准儿彼时的谢道韫,心头也是存了这样一口气、一股劲的吧!
【可时光荏苒,年少时记忆中的漫天柳絮,终于落成了一场皑皑白雪。】
【白雪与柳絮,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事物。】
【它既不是发自柳梢、生于春日,生来就带着冬日的严寒与肃杀。】
【纵使因风而起,最终也逃不过与风同坠的结局。】
【或深埋于泥土,或碾落至污垢,像是垂垂老矣的人,哪怕心里还有口气,也不得不就此走向注定的消融。】
说着说着,又是令人叹惋的。
【就好比《世说新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