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不是时间与场合不对,上官婉儿都忍不住要扶额苦笑了。
  跟在顶头上司身边的弊端就是这样,一个不留神就要来个随地大小考。
  在天后“我来考考你”的考验之下,她毕竟还是顶住了压力,认真思索着应对之策。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甚至可以说是很难回答,婉儿秀气地皱着眉。
  同为书法家,一个能扬名立万,一个渐渐湮没无闻,还会是什么别的原因呢?
  无外乎一个字写得好,一个写得没那么好呗。
  这又显然不是天后想听的话。
  不仅如此,向来都是“文无第一”,难道在所有人眼里,王羲之的字就一定胜过卫铄吗?
  所以其中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就算没有,她也得想法子找出来。
  上官婉儿半垂着头,沉吟片刻,到底没让天后等太久:
  “奴婢以为,问题出在了两点。”
  她深吸一口气:
  “一为性别,二为家世。”
  “夫为妻纲”这样的观念传了百代,性别差异已无需多言。
  除此之外,便是家世。
  “既言「王与马共天下」,可见琅琊王氏在两晋时权柄煊赫。”
  上官婉儿字斟句酌,她知道,往后要以“才人”之位站在天后身侧,这样的考验只会多不会少,再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而卫氏虽说也是河东名门,但一场永嘉南渡,便已见颓势,待到东晋,说句不中听的,算是彻底没落了。”
  “即便卫家原先就是书法世家,等传到卫铄与卫玠时,更是日薄西山。”
  “反观王羲之则不然。”
  如此评点备受太宗皇帝推崇的书圣无疑是过分大胆的,但上官婉儿依旧直言不讳。
  “书法也好,清谈也罢,风雅是够风雅的,可说到底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技能。”
  “于士人而言,无外乎用来卖弄名声、拓宽交情的点缀。”
  这些所谓的“好名声”在她看来,都是锦上添花的装饰,既不能换成米粮盐油,又不能招兵买马,要来何用?
  她上官婉儿,要做,就做个顶顶务实的掌权者。
  “此类华而不实的名声究竟能被广而告之到何种程度,固然有个人天分的原因,却更取决于自身的家世门楣。”
  言下之意,直指王羲之的名声来得如泡沫幻影。
  “到达那种程度,书法技艺能发挥的作用或许已经要再仔细掂量掂量了。”
  “那卫铄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