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弹幕一片恍然大悟,有人发现了盲点:
  【你姓张我也姓张:说起来……这李邕我记得也是个书法大家啊!】
  【是啊,江夏李氏书法的兴旺,正是在东晋之后,焉知不是卫夫人带来的影响之一呢?】
  当然,这样的说法多少还是有些主观推断的成分,主播随口一提,转回前言:
  【往下延伸完了,我们再来往前追溯一番。】
  【说起“才女“,大家脑海中往往会浮现诸如李清照、蔡文姬这样的名人。】
  【好巧不巧,同为才女的卫夫人,还真能和蔡文姬扯上关系。】
  不用她再解释,太平已经信心满满:“既然提起了蔡琰,那必然就与蔡邕有关了。”
  夫子授课她爱听不听;直播间里说八卦却全神贯注。
  她,就是这样的女子!
  第71章
  何况蔡邕的大名,夫子还曾在授课时着力强调过,太平自然记得一清二楚。
  事实证明,她的推断一点儿没错:
  【作为蔡邕笔法的传承人,正是在卫夫人的努力之下,汉魏时期笔法传承才因此得以延续,未曾断绝,进而启发并影响了后续如王羲之等各位书法大家。】
  【当然,传承之余,还因她的存在而发生了变化。】
  发挥着承上启下这样重要的作用,说卫铄是两晋书法传承的核心一点儿也不为过。
  “难不成除了零星的这些,就没有更多人知道卫夫人的功绩了么?”太平很是不忿。
  不必等婉儿宽慰,这个问题主播倒是可以回答:
  【好在,书法家卫铄的存在和理论家卫铄的努力,并没有被后人所忽视。】
  这话夏语冰说了不算数,自然得搬出专业团队的专业夸赞。
  【在另一个书法家辈出的朝代——唐朝,就有人评价卫夫人的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这一个长难并列句说下来,主播稍微缓了缓,奈何还没完:
  【甚至还有人专门写了一首诗来称赞卫铄的书法。】
  【和前文一样,这篇诗文同样语言优美动人。】
  夏语冰深吸一口气:
  【“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
  甭管这些到底实事求是的夸奖,还是纯粹的彩虹屁,就以文字中所体现的素养来看,肚子里没点儿墨水都夸不出这些话来。
  持有这样观点的可不仅仅是主播一个。
  【路辰喊我回家吃饭:文化人夸人就是有水平哈。】
  【路辰喊我回家吃饭:好险,差点就听懂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