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3 / 4)
——
建安元年(197年),衣带诏事件爆发。董承等人密谋诛杀曹操的计划败露,参与者尽数被杀。
消息传到江东时,孔融正在书房批阅文书。
这几个月来,孔融在江东过得颇为顺心。作为学官祭酒,孔融这半年来在江东颇受礼遇。
孙吴不仅拨出专款支持他兴办学校,还准许他自主选用教材。
孙灵这个弟子,每逢讲学必来听讲,还常带些江东特产的赤焰烧孝敬他。
可此刻,这些安逸都化作了泡影。孔融站起身来,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他出身孔门,世代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如今曹操专权,竟敢矫诏诛杀大臣,这让他如何能坐视不理?
“师父在想什么?”孙灵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
孔融长叹一声:“孟英,你当初的预言都应验了。曹孟德此人,果然包藏祸心。”
孙灵神色凝重:“所以师父更不能去许都。现在朝中都是曹司空的人,您去了也无济于事。”
“难道就任由他欺君罔上?”孔融拍案而起,“朝廷还为我留着将作大匠的职位,此时正是报效天子之时!”
“可那些反对曹操的人…”孙灵欲言又止。
孔融冷笑:“都被除掉了,是吗?正因如此,更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老夫不信他敢动我孔文举!”
孔融声名远播,是大汉响当当的人物。他明白曹操不敢轻易动他,若连他都畏缩不前,又有谁敢出面?
历史上,孔融与曹操对峙时,看似情商不高,实则抓住曹操不敢杀他的心理,尽力为汉室效忠。
孙灵此时才明白,孔融此举,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汉室尽最后的心力。
可如今曹操不敢杀孔融,日后曹司空成了曹丞相,离称帝仅一步之遥,又怎会容孔融继续传播他的恶名?
到那时,孔融必成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
沉默良久,孙灵道:“师父答应我,若见势不妙,立刻返回江东。”
孔融这才露出笑容:“好,一言为定。”
衣带诏事件后,曹操彻底掌控了许都朝廷,曹操终于可以放心率军在外征战。毕竟要是后方不稳,他在前线打仗时还得担心老窝被人端了。
此时的袁绍占据河北四州,兵强马壮,一直对许都虎视眈眈。
官渡之战,不仅是曹袁两家的生死较量,更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一战。
官渡之战的烽火已然点燃,而江东的丹徒却是一派热闹的狩猎景象。
按照惯例,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大型狩猎活动。秋猎尤为隆重,此时猎物膘肥体壮,皮毛最为厚实。
孙策带着周瑜、孙权等将领,以及孙灵一同参加。
周瑜道:“今年我要给孟英猎只白狐,白狐皮做件裘衣最是暖和。”
孙策大笑:“白狐算什么?我要给妹妹猎头狼,狼皮大氅才够气派!”
孙权也不甘示弱:“我给姐姐打兔子,兔毛手套暖和。” ↑返回顶部↑
建安元年(197年),衣带诏事件爆发。董承等人密谋诛杀曹操的计划败露,参与者尽数被杀。
消息传到江东时,孔融正在书房批阅文书。
这几个月来,孔融在江东过得颇为顺心。作为学官祭酒,孔融这半年来在江东颇受礼遇。
孙吴不仅拨出专款支持他兴办学校,还准许他自主选用教材。
孙灵这个弟子,每逢讲学必来听讲,还常带些江东特产的赤焰烧孝敬他。
可此刻,这些安逸都化作了泡影。孔融站起身来,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他出身孔门,世代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如今曹操专权,竟敢矫诏诛杀大臣,这让他如何能坐视不理?
“师父在想什么?”孙灵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
孔融长叹一声:“孟英,你当初的预言都应验了。曹孟德此人,果然包藏祸心。”
孙灵神色凝重:“所以师父更不能去许都。现在朝中都是曹司空的人,您去了也无济于事。”
“难道就任由他欺君罔上?”孔融拍案而起,“朝廷还为我留着将作大匠的职位,此时正是报效天子之时!”
“可那些反对曹操的人…”孙灵欲言又止。
孔融冷笑:“都被除掉了,是吗?正因如此,更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老夫不信他敢动我孔文举!”
孔融声名远播,是大汉响当当的人物。他明白曹操不敢轻易动他,若连他都畏缩不前,又有谁敢出面?
历史上,孔融与曹操对峙时,看似情商不高,实则抓住曹操不敢杀他的心理,尽力为汉室效忠。
孙灵此时才明白,孔融此举,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汉室尽最后的心力。
可如今曹操不敢杀孔融,日后曹司空成了曹丞相,离称帝仅一步之遥,又怎会容孔融继续传播他的恶名?
到那时,孔融必成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
沉默良久,孙灵道:“师父答应我,若见势不妙,立刻返回江东。”
孔融这才露出笑容:“好,一言为定。”
衣带诏事件后,曹操彻底掌控了许都朝廷,曹操终于可以放心率军在外征战。毕竟要是后方不稳,他在前线打仗时还得担心老窝被人端了。
此时的袁绍占据河北四州,兵强马壮,一直对许都虎视眈眈。
官渡之战,不仅是曹袁两家的生死较量,更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一战。
官渡之战的烽火已然点燃,而江东的丹徒却是一派热闹的狩猎景象。
按照惯例,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大型狩猎活动。秋猎尤为隆重,此时猎物膘肥体壮,皮毛最为厚实。
孙策带着周瑜、孙权等将领,以及孙灵一同参加。
周瑜道:“今年我要给孟英猎只白狐,白狐皮做件裘衣最是暖和。”
孙策大笑:“白狐算什么?我要给妹妹猎头狼,狼皮大氅才够气派!”
孙权也不甘示弱:“我给姐姐打兔子,兔毛手套暖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