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1 / 3)
“娘,您现在什么都别问。我方才嘱托的事情都劳您费心,如今家里您就是主心骨,您可千万不能乱。还有……”
“还有?还有什么事?!”太子妃一下就紧张了起来,忙握住她的手:“不行,善祥,还是你来吧?这些事儿我都不懂啊!”
却见善祥苦笑着摇了摇头:“只怕是不成了,娘您别怕,我好像……要生了。”
“啊?”
“什么?”
两声惊呼根本扼制不住,若微心中登时大乱,低下头那一瞬间却撞见了太子妃更加慌乱的双眼,她的心反倒冷静了下来。
“我现在就找人将您抬走,产房早已经收拾好了,稳婆和太医我会立刻通知锦绣让她把人带来。”
胡善祥点了点头,又安慰了太子妃几句便被众人架走了。
张氏呆坐在原地许久,这才发现对面那张椅子上不知何时已落了血迹。
“这孩子…吭…竟撑到现在……”
张氏拿袖子死死捂住自己的嘴,只觉得这是她人生中,最荒唐的一场噩梦。
“来人,去通知胡尚仪,叫她守好太孙妃,务必要保他们母子平安。”
自个拭干泪水,太子妃理了理自己身上皱得不成样子的衣袍,摸了下不知何时被她自己咬破的嘴角,撑着桌子缓缓站了起来:“扶我去梳洗打扮再换身衣裳,这样子见客,可太不体面了……”
第449章 胡善祥40
此时,在三峡口上,怀着对父亲身体的担忧和对妻儿的牵挂,朱瞻基正和一群光着膀子的明军一起于夜中悄然移动着他们的大炮阵地,只等着天一亮,就给另一边的王八壳一个大大的惊喜。
他什么也不知道,故而虽然忧心却没有失了理智。此刻甚至还在权衡战场上的利弊,只一心想着和皇上打完这场仗好欢欢喜喜地回去过年。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中军营帐里所有人脸上都带着点笑。大家都有一种预感,那是一种他们必然能够得胜的直觉。
让朱瞻基惊喜的是,这种感觉他也有。
然而奇怪的是,他们分明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对方却并没有溃败,反而与汉王和赵王的军队僵持了起来。
朱棣眉头一皱,就要派人取刀,却被朱瞻基死死拉住,最后还是他主动提出要去迎敌,朱棣犹豫再三,只让他带上几个身形相近的亲兵,对上孙子迷茫的眼神,朱棣嗤笑一声:
“爷爷老了,胆子也小了。可这世上最不缺胆大包天的蠢蛋,但愿你以后别变成又一个蠢蛋。”
“又?爷爷说的蠢蛋还有谁啊?”
“等你回来我就告诉你,去吧。”
朱棣亲自为太孙戴好头盔,看着他意气风发地往外走,眼神有不舍有担忧,更有希翼和盼望。
这条路血淋淋的,可这是朱瞻基的路,旁人总没办法替他遮一辈子风雨。
“小子若平安得胜,以后就是康庄大道了。”
中军营帐里众人都忙忙碌碌,无人注意到皇上对着那只大鹰的自言自语,自然就更无人能去问一句:那若太孙不能平安,该当如何?
“去吧,跟着年轻人一块,可比陪着我有趣多了。”朱棣再度解开阿天的脚链,看着它冲了出去,一直到再也看不见那自由的身影。
太孙带头冲锋,明军的士气果然有了显著的提高。只是朱瞻基明显感觉到自己这回的压力不同以往,几乎可以与上次在三峡口的那场血战相媲美。
然而跟上次相比,他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朱瞻基在渐渐适应战场甚至是控制战场,他挥舞着手中长枪不知挑翻了多少人马,更不知刺穿了多少敌军的胸膛。 ↑返回顶部↑
“还有?还有什么事?!”太子妃一下就紧张了起来,忙握住她的手:“不行,善祥,还是你来吧?这些事儿我都不懂啊!”
却见善祥苦笑着摇了摇头:“只怕是不成了,娘您别怕,我好像……要生了。”
“啊?”
“什么?”
两声惊呼根本扼制不住,若微心中登时大乱,低下头那一瞬间却撞见了太子妃更加慌乱的双眼,她的心反倒冷静了下来。
“我现在就找人将您抬走,产房早已经收拾好了,稳婆和太医我会立刻通知锦绣让她把人带来。”
胡善祥点了点头,又安慰了太子妃几句便被众人架走了。
张氏呆坐在原地许久,这才发现对面那张椅子上不知何时已落了血迹。
“这孩子…吭…竟撑到现在……”
张氏拿袖子死死捂住自己的嘴,只觉得这是她人生中,最荒唐的一场噩梦。
“来人,去通知胡尚仪,叫她守好太孙妃,务必要保他们母子平安。”
自个拭干泪水,太子妃理了理自己身上皱得不成样子的衣袍,摸了下不知何时被她自己咬破的嘴角,撑着桌子缓缓站了起来:“扶我去梳洗打扮再换身衣裳,这样子见客,可太不体面了……”
第449章 胡善祥40
此时,在三峡口上,怀着对父亲身体的担忧和对妻儿的牵挂,朱瞻基正和一群光着膀子的明军一起于夜中悄然移动着他们的大炮阵地,只等着天一亮,就给另一边的王八壳一个大大的惊喜。
他什么也不知道,故而虽然忧心却没有失了理智。此刻甚至还在权衡战场上的利弊,只一心想着和皇上打完这场仗好欢欢喜喜地回去过年。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中军营帐里所有人脸上都带着点笑。大家都有一种预感,那是一种他们必然能够得胜的直觉。
让朱瞻基惊喜的是,这种感觉他也有。
然而奇怪的是,他们分明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对方却并没有溃败,反而与汉王和赵王的军队僵持了起来。
朱棣眉头一皱,就要派人取刀,却被朱瞻基死死拉住,最后还是他主动提出要去迎敌,朱棣犹豫再三,只让他带上几个身形相近的亲兵,对上孙子迷茫的眼神,朱棣嗤笑一声:
“爷爷老了,胆子也小了。可这世上最不缺胆大包天的蠢蛋,但愿你以后别变成又一个蠢蛋。”
“又?爷爷说的蠢蛋还有谁啊?”
“等你回来我就告诉你,去吧。”
朱棣亲自为太孙戴好头盔,看着他意气风发地往外走,眼神有不舍有担忧,更有希翼和盼望。
这条路血淋淋的,可这是朱瞻基的路,旁人总没办法替他遮一辈子风雨。
“小子若平安得胜,以后就是康庄大道了。”
中军营帐里众人都忙忙碌碌,无人注意到皇上对着那只大鹰的自言自语,自然就更无人能去问一句:那若太孙不能平安,该当如何?
“去吧,跟着年轻人一块,可比陪着我有趣多了。”朱棣再度解开阿天的脚链,看着它冲了出去,一直到再也看不见那自由的身影。
太孙带头冲锋,明军的士气果然有了显著的提高。只是朱瞻基明显感觉到自己这回的压力不同以往,几乎可以与上次在三峡口的那场血战相媲美。
然而跟上次相比,他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朱瞻基在渐渐适应战场甚至是控制战场,他挥舞着手中长枪不知挑翻了多少人马,更不知刺穿了多少敌军的胸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