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偶尔希尔觉得儿子的某些评语很有见地,但是对于这些艺术门类又不是十分热衷。大概与他的父亲一样,略懂,但并不感兴趣。
  也就让希尔歇了培养儿子这方面才能的想法。懂一些能陶冶情操就够了。
  说到陶冶情操,希尔甚至让人专门回去一趟取了几把乐器过来,也算是养病期间打发时间了。
  莱因哈特也久违地拿起了他的小提琴。当然,非自愿,而是被某人逼迫的。
  按照某人的说法,“父母教导孩子,可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这么简单,还有陶冶情操,丰富他的精神世界也很重要。”
  但是听他演奏一曲之后,希尔就改变了想法,“技巧并不差,但是打动不了人才是最致命的。”
  因此希尔中肯地得出结论,“陛下你的手不适合拿乐器。”
  “朕以为你先前就知道了。”
  “这不是想着你会有进步吗。”说着故作叹气,“到底是我奢望了。”随即又看向亚历山大,“儿子,来,给你爸爸演奏一曲何为打动人心的音乐。”
  亚历山大立刻接受母上大人的命令,试了几下音,就对着曲谱自信地拉了起来。
  等到一曲结束,希尔就...很难评。但为了不打击到小家伙的自信,还是鼓掌说“不错了”。然后凑在莱因哈特耳边小声道:“儿子像陛下你,音乐细胞少的可怜。”
  下一秒就感到腰间一紧,希尔只能在莱因哈特怀中闷笑。
  亚历山大看着父母,虽然母亲自认为说的小声,但...他还是听到了她的真实评价,有一点点的失望,他自认为演奏的还不错。但同样因为这句话而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名为开心的情绪,父亲于他而言再也不是冷冰冰的录像,也不是身边人嘴里令人扼腕叹息的传奇,而是真实的,可以触摸到的实实在在的陪他成长的人。还有永远都能带给他惊喜的母亲......
  如果这是梦的话,请永远不要让他醒来。
  随着希尔养病结束,一家人的假期也要结束了。离开那天是个阳光正好的晴天,不过山中的气温比外面要低一些,所以山庄周围的雪还没有融化消失。
  希尔道:“可惜没有堆几个雪人玩,等明年再来,妈妈陪你堆雪人玩。”希尔搂着亚历山大说道。
  亚历山大看着车窗外,身后是妈妈温暖的怀抱,心中不禁开始期待起了明年。
  在亚历山大即将到来五岁生日时,他的入学也提上了日程。
  本来在他四岁时,莱因哈特就要安排他入学,但希尔觉得人的一生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习,况且从他还未说话时,希尔就一直在教他读书识字,所以晚一点入学也不耽误他学习。她更希望属于他的无忧无虑的小孩子的时间更长一些。
  莱因哈特最终妥协了,但也只限于到他五岁。等他过完五岁生日必须要进入学校学习。希尔也知道这是她能争取来的极限,也便同意了,夫妻两人就这样达成了共识。
  他们为亚历山大选择了帝国综合大学的附属中学的低年级部,几乎帝国上层的子女都在这所学校进学。这所学校的前身是费沙综合大学,在费沙被帝国占领,莱因哈特将政府以及其他职能机构搬迁到费沙,准备将费沙建成为新帝国的首都时,一些学校也随之迁到了费沙。
  为了更好的融合两地的教育,在原有费沙大学的基础上与原来奥丁的贵族学校相融合,就形成了现在的帝国综合大学及其附属中学。从学前班一直到大学教育,各个年龄段的教育都囊括进去了。也几乎各个学科都能在这所学校见到,除了军事上的。
  军事方面有专门的军事学校,虽然这些年几乎没有了当年与自由行星同盟作战时那样大规模的战事,但军事力量永远是守护帝国的屏障,是必须存在,但也要与时革新的。
  所以幼年军校仍在,但并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学校,而是成为了军事学校的幼学部,进学年龄也从原来的10岁增长到了12岁,在学习五年之后也并不是直接毕业作为预备役进入军队,而是继续升入更高的年级学习,直到二十岁毕业。
  莱因哈特的打算是,等亚历山大满12岁了,小学课业刚好结束,到时就让他转入军校。
  希尔第一反应是不怎么赞同,她觉得应该给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但略一想,就知道这是对亚历山大最有利的选择了。
  他的父亲是凭武力夺取了帝国的统治权,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身为他的儿子,如果不是军人出身,人们尊重的只是他皇太子的身份,而不是对统帅的认可与信服。
  想通这点,希尔便不再纠结,趁着晚餐后一家三口在花园散步的时候,夫妇两人将亚历山大的入学安排告知给了他本人。
  亚历山大很乖巧地表示,他对这样的安排没意见,并对父母对他上学的用心思虑表达了感谢。
  这让希尔感动地抱着他嘀咕,“我儿子一定是来我家报恩的小天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