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胡同小夫妻吃瓜日常 第48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娟想说,真的没有必要这么紧张,哪怕真的也有人一起锻炼,“他们也未必能坚持多久。”
  锻炼真的可辛苦了,哪怕他们以前出身大院,从小就开始锻炼身体,可那又如何,他们都多少年没有锻炼身体了,还有一些人都已经出现了将军肚。
  他们重新开始锻炼身体,也应该不是很适应吧。
  “他们是否会下场,我不知道,不过我看他们的样子,有部分应该就是想让自家孩子开始锻炼。”
  “现在不是工作,就是当兵,要么就是去农场,当兵虽然是辛苦点,可总比去当知青来的好。”
  “对了,赵雷。”龚超想起件事,“那个你研发了农用机械,收割机耕地机啥的,是不是以后种地都不需要太多人。”
  他是不管生产,他是没有种过地,可对于国内的农业情况,他还是知道一二。
  真的主要是靠人力,现在赵雷发明了这么多农用机械,是不是种地会轻松很多。
  “理论上是的,”赵雷嗯了声,上次研发出来的机械,大家都纷纷惊呼,说机械的太厉害,一台机械可以顶替多少人力云云的话,“可一台机械,光成本多少,你也知道。”
  “你觉得能有多少地方配套。”
  有时候真的不是机械研发出来,就是万事大吉,还要看成本,现在很多东西都是碍于价格问题,只能让大家望而生畏。
  想起厂内部核算的成本,龚超知道哪怕国内销售,直接按照成本价出售,对于很多大部分地区而言,是他们压根就不会考虑的东西。
  龚超知道他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其实有几个村子,他们可以联合起来买,或者就一个公社采购一个。”
  起码总能轮着用上,大家也能松口气,不要那么辛苦。
  几个村子联合起来买?或者一个公社买上一个,哪个村子有需要,就先借给某个村子,
  一个公社采购一个,赵雷猜都能猜到,为了能够早点抢到使用权,争论是小事,指不定还会大打出手,“一个村采购一个,争论还会少点。”
  “只是一个村子有这个钱吗?”
  “采购这么一个设备,需要花那么多钱,有人肯定会想还不如安排人干活。”
  “不然村里人咋办,更不要说安排下去的知青,活都让机器做了,你说知青闲在边干嘛。”
  “从城里去的知青,是让他们去干活的,可结果他们到了那边,才发现村里的农民都没有太多的话,知青过去还能干嘛。”
  “知青难道下去后,就在那边各种混日子吗?”赵雷反问道。
  这个,这个,龚超一想也是,“花大价钱买了一个设备,然后一大批人在村里躺着。”
  “让上面领导咋想,对了,你说你的设备出口,真的很好?”赵雷有点担心到时候如果推销不出去可咋办。
  “那肯定,你就放心吧,国外可和咱这里不同,他们工业发达,不少人都去工厂干活,留在农村里的人不多了。”
  “地广人稀,土地浪费吗?”
  “肯定不能啊,用设备啊。”赵雷可是知道这种农业机械在海外销售行情很好。
  龚超一想也对,但问题是这个设备一旦卖出去后,真的可以用上许久,“到时候销量还是会下去。”
  袁杰听到这里,立马想起赵雷之前说的事,那就是市场总归会到饱满的那刻,到时候该如何把产品销售出去,就看销售的能力。
  袁杰虽然有点吃惊,不过还是稳稳的在开车,他知道他现在就是一个司机。
  “那就出升级款,产品功能越来越好,然后提高售后服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