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男配弟媳后 第25节(3 / 4)
谢诏已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身边还跟着一位陌生的男子,想必就是秋燕口中的六皇子。一进屋,谢诏便与孟老夫人请安,“娘,这位是六皇子。”
孟老夫人起身行礼,这位六皇子爽朗一笑,浑身透着一股不俗的气质,谈笑间双手已托着孟老夫人的双臂,“老夫人,这可要折了我的命。”
虞枝意用余光捕捉这个陌生男子的身影,微微一转身,便使自己面向他,也跟着行礼,“殿下。”
“虞娘子。”六皇子笑着回礼。
终于见到这位传闻中的谢二奶奶,为免失礼,六皇子刘亦玄极快地扫了一眼。男人看女人先看相貌,他首先看的自然也是这位谢二奶奶的容貌。宫中美人众多,谢二奶奶在其中也只能排到中上,唯有一双如宝石般澄澈的眼睛镶嵌在脸上,令人见之难忘。
他笑眯眯的的目光扫过来,虞枝意浑身紧绷。
这六皇子双目斜长,眼尾长挑,偏又作笑脸,唇角上扬,生的一副狐狸面孔,天生的笑脸,不笑也有三分笑意,看着和善,要是以为是个好接近的人,那就大错特错。这样的人和毒蝎子一般,冷不丁的蜇人一下,都不知是如何死的。
和他共处一室,虞枝意觉得浑身不舒坦,欲离开,借口道,“贵客远来,一路上赶路,想必是累了。我去看看屋子收拾了没,可要添置些东西。”
“这事哪里需要你来做。时辰不早了,你还是快去庆福寺吧,免得天黑赶不回来。”
虞枝意答应着起身告辞。
马车已经备好停在外面,庆德现在跟着虞枝意,为她做事。虽不如先前在谢府中跟着谢玉清那般舒坦,日子也是过的蒸蒸日上。
庆福寺是江南最大的一间寺庙,建在庆福山的半山腰上,红墙蜿蜒,飞檐重叠,鎏金佛塔高耸入云,檐廊上挂着铃,风一吹,便会发出叮叮咚咚,清脆的声响。数百殿宇错落有致,气势恢宏。殿前香火不断,香客络绎不绝。虞枝意下了马车,便有小僧侣前来指引。
她按照孟老夫人的要求,为谢玉清点上长明灯。
数十米高的塔墙上,有着密密麻麻蜂窝般的壁龛,点着成千上百盏长明灯。
其中有一盏,是谢玉清的。
眼看着小僧侣点燃将谢玉清的灯点燃,她从荷包中取出银票,交给小僧侣,双手合十道,“小师傅。这是我捐的香火钱。”
小僧侣回礼。
她并不急着回去,宝鹊陪着她四处闲逛。
突然,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吸引着她,她顺着感觉走到一个角落,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盏小小的灯。这灯她越看越觉得熟悉,情不自禁便想伸手去那灯底下刻的名字。强烈的直觉告诉她,这盏灯与她有关。
这时,身旁突然响起一道声音,“虞檀越。许久不见。近日是否安好?”
虞枝意被吓了一跳,转过头,说话的是一个面白微须的中年和尚,他的脸上有着岁月的痕迹,眼神慈祥,故而虞枝意猜测他年纪不小,她按照佛门的规矩行礼道,“师傅。”
中年和尚听见她的话似乎有些惊讶,这点惊讶只出现了一瞬间,又恢复成平淡的笑容,“虞檀越。看来你已忘了小僧。”
虞枝意一滞,“我们曾经认识?”
中年和尚微笑着点点头,“小僧法号慧空。与虞檀越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记忆中并未提及这些。
香客进进出出,人多口杂,虞枝意有心探究,便问,“慧空大师,可否借一步说话。”
慧空欣然应允。正巧他也想知道,为何虞檀越会表现出一副完全不记得他的样子,就好像失忆了一样。
庆福寺每日香客成千上万,他正巧被师傅责怪好奇心太盛,六根不净,便来做一些引路僧的活,与香客聊天,力求看遍人生百态,早日净了这六根。便是那时,他遇到了虞檀越。他从未见过像虞檀越这般奇怪的人,来到庆福寺,要点一盏长明灯。光是点长明灯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奇怪的是她是为自己点灯。
这里的长明灯,都是亲朋好友,为已故的人点燃,留下一个美好的祈愿。
一个活着的人,要为自己点什么灯呢? ↑返回顶部↑
孟老夫人起身行礼,这位六皇子爽朗一笑,浑身透着一股不俗的气质,谈笑间双手已托着孟老夫人的双臂,“老夫人,这可要折了我的命。”
虞枝意用余光捕捉这个陌生男子的身影,微微一转身,便使自己面向他,也跟着行礼,“殿下。”
“虞娘子。”六皇子笑着回礼。
终于见到这位传闻中的谢二奶奶,为免失礼,六皇子刘亦玄极快地扫了一眼。男人看女人先看相貌,他首先看的自然也是这位谢二奶奶的容貌。宫中美人众多,谢二奶奶在其中也只能排到中上,唯有一双如宝石般澄澈的眼睛镶嵌在脸上,令人见之难忘。
他笑眯眯的的目光扫过来,虞枝意浑身紧绷。
这六皇子双目斜长,眼尾长挑,偏又作笑脸,唇角上扬,生的一副狐狸面孔,天生的笑脸,不笑也有三分笑意,看着和善,要是以为是个好接近的人,那就大错特错。这样的人和毒蝎子一般,冷不丁的蜇人一下,都不知是如何死的。
和他共处一室,虞枝意觉得浑身不舒坦,欲离开,借口道,“贵客远来,一路上赶路,想必是累了。我去看看屋子收拾了没,可要添置些东西。”
“这事哪里需要你来做。时辰不早了,你还是快去庆福寺吧,免得天黑赶不回来。”
虞枝意答应着起身告辞。
马车已经备好停在外面,庆德现在跟着虞枝意,为她做事。虽不如先前在谢府中跟着谢玉清那般舒坦,日子也是过的蒸蒸日上。
庆福寺是江南最大的一间寺庙,建在庆福山的半山腰上,红墙蜿蜒,飞檐重叠,鎏金佛塔高耸入云,檐廊上挂着铃,风一吹,便会发出叮叮咚咚,清脆的声响。数百殿宇错落有致,气势恢宏。殿前香火不断,香客络绎不绝。虞枝意下了马车,便有小僧侣前来指引。
她按照孟老夫人的要求,为谢玉清点上长明灯。
数十米高的塔墙上,有着密密麻麻蜂窝般的壁龛,点着成千上百盏长明灯。
其中有一盏,是谢玉清的。
眼看着小僧侣点燃将谢玉清的灯点燃,她从荷包中取出银票,交给小僧侣,双手合十道,“小师傅。这是我捐的香火钱。”
小僧侣回礼。
她并不急着回去,宝鹊陪着她四处闲逛。
突然,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吸引着她,她顺着感觉走到一个角落,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盏小小的灯。这灯她越看越觉得熟悉,情不自禁便想伸手去那灯底下刻的名字。强烈的直觉告诉她,这盏灯与她有关。
这时,身旁突然响起一道声音,“虞檀越。许久不见。近日是否安好?”
虞枝意被吓了一跳,转过头,说话的是一个面白微须的中年和尚,他的脸上有着岁月的痕迹,眼神慈祥,故而虞枝意猜测他年纪不小,她按照佛门的规矩行礼道,“师傅。”
中年和尚听见她的话似乎有些惊讶,这点惊讶只出现了一瞬间,又恢复成平淡的笑容,“虞檀越。看来你已忘了小僧。”
虞枝意一滞,“我们曾经认识?”
中年和尚微笑着点点头,“小僧法号慧空。与虞檀越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记忆中并未提及这些。
香客进进出出,人多口杂,虞枝意有心探究,便问,“慧空大师,可否借一步说话。”
慧空欣然应允。正巧他也想知道,为何虞檀越会表现出一副完全不记得他的样子,就好像失忆了一样。
庆福寺每日香客成千上万,他正巧被师傅责怪好奇心太盛,六根不净,便来做一些引路僧的活,与香客聊天,力求看遍人生百态,早日净了这六根。便是那时,他遇到了虞檀越。他从未见过像虞檀越这般奇怪的人,来到庆福寺,要点一盏长明灯。光是点长明灯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奇怪的是她是为自己点灯。
这里的长明灯,都是亲朋好友,为已故的人点燃,留下一个美好的祈愿。
一个活着的人,要为自己点什么灯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