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挽峥忽然想,或许有些人的魅力,从来不是锋芒毕露的张扬,而是像春雪化进泥土里那样,无声无息间,就把你的整个世界都浸得柔软了。
  喝完茶,岳临漳提议逛小镇的博物馆。
  馆舍不大,陈列着当地民俗旧物,岳临漳沿途为陈挽峥父母讲解人文掌故,从铜器上的铭文到古旧婚书里的绣纹,每个细节都信手拈来。
  陈挽峥抱着手臂跟在后面,看他侧身指点展品时,睫毛在光影里投下的细碎阴影,觉得自己倒像个多余的。
  逛到春妮和秋枝家的裁缝店,岳临漳不经意的引着梁荷进门,说是那家做的旗袍一绝,何裁缝认出陈挽峥,擦着手上前打招呼:“陈老师,你来了,随便看,随便坐。”
  陈挽峥抬手:“陪我爸妈来逛逛。”
  何裁缝更是客气,“陈老师的爸妈是我的贵客,坐坐坐,我去烧水,正好收了罐好茶,今天正好试试。”
  一番客气,春妮和秋枝听说陈挽峥来了,跑着出来向他和岳临漳道谢。
  梁荷望着两个眼含笑意的姑娘,很是疑惑:“小姑娘,你谢他什么?”
  春妮连说带演,说她和秋枝在陈挽峥和岳临漳的帮助下,重拾信心,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期待,说镇上人人都爱陈挽峥。
  梁荷与陈志宏对视:“老陈,她说的,是我们儿子陈挽峥吗?”
  量好旗袍和中山装尺寸,何裁缝说不收钱,送给陈挽峥父母。
  陈挽峥执意,付了现金。
  出门继续逛,陈挽峥凑过去,故意问岳临漳:“这是去哪的路?”
  “绣楼。”岳临漳抬手指向青石板路尽头的飞檐,难得的狡黠,“那里的双面绣技法,连故宫的老师傅都赞叹过。”
  途中,岳临漳说起绣楼的前世今生:清末民初的闺阁旧事,战乱年间的断壁残垣,直到陈挽峥带着他闯进去,说服镇政府将其改造成非遗工坊。
  梁荷听得入神,尤其听到 “双面绣” 时,眼底泛起微光。
  今天工作日,改革后的绣楼,将一楼大厅作为工作间,一进去,两排坐在绣架前的姑娘们起身,向陈挽峥和岳临漳问好,倒茶的倒茶,引路的引路。
  “陈老师、岳老师,上次送的礼物你们怎么又退回来?这是我们所有姐妹的心意,” 年纪最小的绣娘阿巧红了眼眶,“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还在没日没夜的消耗心血呢。”
  梁荷转头看向岳临漳,目光里带着审视:“这些姑娘,真的是你们‘拯救’的?”
  岳临漳指着陈挽峥:“是他的勇敢,才有现在的绣楼。”
  梁荷望着儿子被绣娘们簇拥的模样,挽起陈志宏的手臂:“好像小时候,我们只希望儿子健身长大,怎么到大了,那时候的期待全变了?”
  父母没有在镇上多留,当晚吃过饭后决定离开。
  岳临漳叫了车,直接送去机场,陈挽峥送他们上车,陈志宏拎着岳临漳送的茶叶:“行了,不用送了,回去吧。”
  梁荷侧身:“我跟你说,我们只是暂时不管你,你尽快回北京,找个正经工作。”
  陈挽峥关上车门,挥手说再见。
  车子离开视线,陈挽峥松了口气,一场危机就这么被岳临漳轻松化解。
  转身,看见笑着的岳临漳,陈挽峥跟着笑:“怎么办,你这么好,以后我可能舍不得放开。”
  “那就永远不要放开我。”
  睡前,陈挽峥惊坐起,今天的一切太过顺利,春妮,绣娘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