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3)
陈挽峥把玩着岳临漳的衬衫扣子,“那你的意思是,我们的缘分比《牡丹亭》的游园惊梦还曲折,比《长生殿》的钗盒情缘更奇异?”
岳临漳的捉住他越来越不听话的手,“你希望我们是什么样的缘分?”
“你啊你,总在不该正经的时候正经,照汤显祖写的,我们应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陈挽峥的手指缠进被他解开的纽扣洞,“照《白蛇传》的演法,该是断桥借伞的姻缘,按《梁祝》的戏路,需得草亭结拜的契阔,要我说,我们说不定早在前世就签了生死契,注定今天生要相遇。”
岳临漳的唇堵住后半句,巷子口传来奶奶的喊声:“阿临啊,吃饭了。”
陈挽峥松开他,手指从钮扣洞抽出,连带着刚刚升起的暧昧,岳临漳低头看着空开的怀抱,他总是这样,来的快,去的也快。
隔天,是个好天气。
段晨帮着陈挽峥在宋家后院架起超大白色屏风,长三米,宽两米,一通折腾下来浑身是汗。
“阿峥,你要这个屏风干什么?别人的屏风都带着花啊草啊虫啊鸟啊,你这块纯白色,有什么作用?”
“晚上你就知道了。”
春妮和秋枝吃完早饭就过来了,她俩穿上她们最好的衣服,依然拘谨到令陈挽峥心疼。
段晨贡献出他的大牌化妆品,陈挽峥担任今天的化妆师。
眉笔扫过眉峰,春妮盯着镜子直发抖,“我第一次化妆,会不会弄脏老师的化妆品,要不,还是不化了吧……”
“闭眼。”陈挽峥在春妮脸上涂厚厚的遮瑕膏,又蘸着彩油在她痣上描花钿,“老戏里唱‘面生异相者多是天仙历劫’,春妮,你能听懂这句戏文的意思吗?”
“我能听懂,可是,我爸说我们这样,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你家店里那块珠绣扇,是你绣的吧,春妮,你可以大胆把你的手艺展示出来。”
“那是我爸做婚纱多的珠子,我看过村里的奶奶们做珠绣,自己无聊学着玩的。”
“你爸看了你的成品吗?”
“看了,他说现在的珠绣没什么人买了,就像他的手艺,不值钱了。其实村里有绣楼,我小时候想去绣楼学艺,被我爸狠狠打了一顿,说就是他死,也不会送我去绣楼。”
陈挽峥想到自己的父亲,专制独裁,“你大胆绣,你可以尝试去找村里会绣珠绣的奶奶拜师,她们一定很乐意收下你这个天赋异禀的小徒弟。”
春妮脸上带着期待:“真的吗?”
“真的,只要你去尝试。”
春妮的妆化好,小姑娘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激动到眼眶发红,段晨出声制止:“哎,你可别哭啊,哭花了又得重新上妆。”
一句话,小姑娘忍着感动,偷偷照镜子。
秋枝的鞋被换成特制跷鞋,鞋是岳临漳连夜做的底,檀木内增高藏着缓震软垫,鞋面缀满珍珠,两只脚的鞋底一高一低,正好与秋枝的脚特点吻合。
“抬脚试试。”陈挽峥半蹲着帮秋枝穿上鞋,“当年梅先生为演杨贵妃,踩着三寸跷能卧鱼嗅花,如今我们秋枝也可以。”
岳临漳出面,借用村里暂时不用的戏台,由春妮、秋枝登台。
当她们穿着绣花戏服出现在祠堂戏台时,岳临漳已架好相机,快门按下的刹那,天光恰照亮春妮眉间牡丹与秋妹鞋尖明珠。
何裁缝躲在戏台后泣不成声,他的妻子坐在轮椅上,一直对陈挽峥等人说着谢谢。
戏腔吸引村中不少人,时常跟在陈挽峥身后的那群小萝卜头最先过来,他们坐在台下,大声叫好,没过多久,人越来越多,戏台上的春妮与秋枝先是害怕,想要退缩,在陈挽峥的鼓励上继续登台。
两姐妹闲来无事总喜欢听戏,在无人的角落偷偷学着戏文中的唱腔、身段,演的倒也不错。 ↑返回顶部↑
岳临漳的捉住他越来越不听话的手,“你希望我们是什么样的缘分?”
“你啊你,总在不该正经的时候正经,照汤显祖写的,我们应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陈挽峥的手指缠进被他解开的纽扣洞,“照《白蛇传》的演法,该是断桥借伞的姻缘,按《梁祝》的戏路,需得草亭结拜的契阔,要我说,我们说不定早在前世就签了生死契,注定今天生要相遇。”
岳临漳的唇堵住后半句,巷子口传来奶奶的喊声:“阿临啊,吃饭了。”
陈挽峥松开他,手指从钮扣洞抽出,连带着刚刚升起的暧昧,岳临漳低头看着空开的怀抱,他总是这样,来的快,去的也快。
隔天,是个好天气。
段晨帮着陈挽峥在宋家后院架起超大白色屏风,长三米,宽两米,一通折腾下来浑身是汗。
“阿峥,你要这个屏风干什么?别人的屏风都带着花啊草啊虫啊鸟啊,你这块纯白色,有什么作用?”
“晚上你就知道了。”
春妮和秋枝吃完早饭就过来了,她俩穿上她们最好的衣服,依然拘谨到令陈挽峥心疼。
段晨贡献出他的大牌化妆品,陈挽峥担任今天的化妆师。
眉笔扫过眉峰,春妮盯着镜子直发抖,“我第一次化妆,会不会弄脏老师的化妆品,要不,还是不化了吧……”
“闭眼。”陈挽峥在春妮脸上涂厚厚的遮瑕膏,又蘸着彩油在她痣上描花钿,“老戏里唱‘面生异相者多是天仙历劫’,春妮,你能听懂这句戏文的意思吗?”
“我能听懂,可是,我爸说我们这样,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你家店里那块珠绣扇,是你绣的吧,春妮,你可以大胆把你的手艺展示出来。”
“那是我爸做婚纱多的珠子,我看过村里的奶奶们做珠绣,自己无聊学着玩的。”
“你爸看了你的成品吗?”
“看了,他说现在的珠绣没什么人买了,就像他的手艺,不值钱了。其实村里有绣楼,我小时候想去绣楼学艺,被我爸狠狠打了一顿,说就是他死,也不会送我去绣楼。”
陈挽峥想到自己的父亲,专制独裁,“你大胆绣,你可以尝试去找村里会绣珠绣的奶奶拜师,她们一定很乐意收下你这个天赋异禀的小徒弟。”
春妮脸上带着期待:“真的吗?”
“真的,只要你去尝试。”
春妮的妆化好,小姑娘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激动到眼眶发红,段晨出声制止:“哎,你可别哭啊,哭花了又得重新上妆。”
一句话,小姑娘忍着感动,偷偷照镜子。
秋枝的鞋被换成特制跷鞋,鞋是岳临漳连夜做的底,檀木内增高藏着缓震软垫,鞋面缀满珍珠,两只脚的鞋底一高一低,正好与秋枝的脚特点吻合。
“抬脚试试。”陈挽峥半蹲着帮秋枝穿上鞋,“当年梅先生为演杨贵妃,踩着三寸跷能卧鱼嗅花,如今我们秋枝也可以。”
岳临漳出面,借用村里暂时不用的戏台,由春妮、秋枝登台。
当她们穿着绣花戏服出现在祠堂戏台时,岳临漳已架好相机,快门按下的刹那,天光恰照亮春妮眉间牡丹与秋妹鞋尖明珠。
何裁缝躲在戏台后泣不成声,他的妻子坐在轮椅上,一直对陈挽峥等人说着谢谢。
戏腔吸引村中不少人,时常跟在陈挽峥身后的那群小萝卜头最先过来,他们坐在台下,大声叫好,没过多久,人越来越多,戏台上的春妮与秋枝先是害怕,想要退缩,在陈挽峥的鼓励上继续登台。
两姐妹闲来无事总喜欢听戏,在无人的角落偷偷学着戏文中的唱腔、身段,演的倒也不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