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3)
太阳烈,他懒懒依在凉亭,耳机将梅兰芳先生演绎的《贵妃醉酒》传送至耳道,指尖随着音律在石桌上轻叩,指甲磕碰桌面发出细细的伴奏音,他跟着轻哼:“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位发灰白的老大爷,大爷待他唱完,鼓掌:“小伙子不简单哪,刚刚唱的是《贵妃醉酒》吧,唱的真不错!”
陈挽峥笑着道谢:“多谢捧场。”
京剧是门极深的学问,外行人听个响,看个热闹;内行人品的是魂,那唱腔里浸透的悲欢,身段里藏着的山河,一颦一笑间流转的千年风骨。
陈挽峥曾对着妆镜自省,嗓子还算清亮,身段也算周正,可杨贵妃那浸透骨髓的幽怨,到底差了几分火候,不是技法不够纯熟,而是少了那份看透繁华的苍凉。
“如今肯静下心来听戏的年轻人不多了,更别说能唱出韵味的,国粹啊,最怕的不是没人看,是没人懂。”
陈挽峥谦虚点头:“您说的是,国粹得有人接着往下传。”
傍晚,陈挽峥收到岳临漳信息让他到大门口,门口放着一个保温杯和一个袋子,杯底压着一条纸条:“润喉茶,每次一包,开水冲泡。”
打开袋子,里面是小纱布袋分装好的药包,草药的香气透出来,这人,还挺讲究,白天送他花,晚上送药包,也挺实在。
回到房间烧水泡了一包,味道能接受,加了甘草,不算太苦。
一边喝润喉茶一边工作,今天工作量大,三家公司同时发任务,十点多开始犯困,又冲了杯咖啡继续工作,等处理完翻译的文件已是凌晨两点,不知道是茶的缘故还是咖啡因起作用,躺在床上越躺越清醒,索性不睡,带着手电筒外出散步。
凌晨的小镇格外热闹,蟋蟀,青蛙,还有不知名的虫子趁着人们休息的时候集体出来练歌喉,陈挽峥沿着小石头铺着的小路往前走。
以前爷爷在的时候总提起姑奶奶,姑奶奶是爷爷的姐姐,为了供爷爷读书早早进了戏班,爷爷说姑奶奶喜欢下雨天站在雨里唱戏,一个人唱,雨越大她唱的越开心,那时陈挽峥就在想,是不是搞艺术的人多少占点别人看不懂的神经病体质,直到自己喜欢上唱戏他才明白,那不是违离道本,哗众取宠,而是孤独使然。
正如他现在,漆黑的夜里好像全世界只剩他一个人没睡,所有被误解的,不被理解的情绪全都冒出来,孤独感油然而生。
他并不如表面呈现的那么乐观、开朗、神精质,所有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只为掩饰不开心。
突然,道路的尽头出现另一束手电筒的光,那束光正对着一栋老房子慢慢移动,显然,对方也看到了自己,两束光在空中交汇,那人先出声:“是你,这么晚没睡?”
听到熟悉的声音陈挽峥松了口气,紧绷的手臂放松下来,是他,大半夜的抱着个本子对着墙抄抄写写的,怪吓人的,“你不也没睡,大半夜的,别说你在梦游。”
岳临漳没回答,走到他面前,将手电筒的光对着面前的墙,“你看,这墙上雕刻的花纹,这一片叫佛家八宝,也叫八吉祥。”
光移动着,他介绍着:“从这里开始,这是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常,一般出现在家具上,再看这里,这叫方胜祥文,由两个菱形叠加,一个菱形的角与另一个菱形的中心对应,也因为心连心,方胜在古代有着同心的意思,应用范围广。”
陈挽峥跟着他的介绍看过去,被折服于古人审美与智慧下。
“再往这边看,这是珠宝、古钱,玉罄、样云,犀角、红珊瑚、艾叶、蕉叶、铜鼎、灵芝,银锭、如意,古人认为‘八’吉祥,任意取这其中八种即为“八宝”,这些图纹多应用古家具雕刻、什器漆饰等。”
说完他叹了口气,“现在建筑基本看不到这些了。”
岳临漳抬头看着,像是说给古墙听,又像是自言自语:“古人好取谐音,凡事博好意头,瓶的谐音‘平’,有平安的寓意,牡丹和十个古钱表示‘十全富贵’,寿石和桃花表示‘长命富贵’。”
“老祖宗规矩多,戏班也是一样,开台前先拜庙,一旦开嗓必须唱完,不管台下有没有观众。”
岳临漳看了他一眼,问:“你呢,又为什么大半夜不睡?”
“睡不着,失眠,你还没回我,你为什么大半夜跑出来看古墙?”陈挽峥问。
“白天也看,白天我看的时候总会有人看我看,也跟着看,但他们不懂我在看什么,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譬如,会问家里有祖上留下的床,花纹跟墙上的一样,能卖多少钱,又比如,我让他们小心点,别太靠近墙,别用利器去刮,他们告诉我大不了再造一堵一样的墙,白天虽然人多,但我觉得不如晚上,晚上我给说给风听,月亮听,白天一群人反而没有一个人能听懂。”
停顿几秒,他又说:“前天我在镇东的记小学后面发现一所废弃的私塾,整间私塾保存完好,经历过台风,暴雨,洪水,那间私塾还稳稳屹立不倒,转身我想找个人分享,他们却觉得我大惊小怪,认为只是一间破草屋。”
他的话一字不提孤单,在陈挽峥听来却是字字透着孤单之意。
似乎人在夜晚会变的更加感性,陈挽峥忽然被某种潮湿的情绪攥住,戏文里那些月移花影的夜会桥段在脑海里浮浮沉沉,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浸在夜色里,像春溪融雪般松软下来。
“没关系啊,以后你说给我听,我虽然听不懂,但我不会问你奇怪的问题。” ↑返回顶部↑
陈挽峥笑着道谢:“多谢捧场。”
京剧是门极深的学问,外行人听个响,看个热闹;内行人品的是魂,那唱腔里浸透的悲欢,身段里藏着的山河,一颦一笑间流转的千年风骨。
陈挽峥曾对着妆镜自省,嗓子还算清亮,身段也算周正,可杨贵妃那浸透骨髓的幽怨,到底差了几分火候,不是技法不够纯熟,而是少了那份看透繁华的苍凉。
“如今肯静下心来听戏的年轻人不多了,更别说能唱出韵味的,国粹啊,最怕的不是没人看,是没人懂。”
陈挽峥谦虚点头:“您说的是,国粹得有人接着往下传。”
傍晚,陈挽峥收到岳临漳信息让他到大门口,门口放着一个保温杯和一个袋子,杯底压着一条纸条:“润喉茶,每次一包,开水冲泡。”
打开袋子,里面是小纱布袋分装好的药包,草药的香气透出来,这人,还挺讲究,白天送他花,晚上送药包,也挺实在。
回到房间烧水泡了一包,味道能接受,加了甘草,不算太苦。
一边喝润喉茶一边工作,今天工作量大,三家公司同时发任务,十点多开始犯困,又冲了杯咖啡继续工作,等处理完翻译的文件已是凌晨两点,不知道是茶的缘故还是咖啡因起作用,躺在床上越躺越清醒,索性不睡,带着手电筒外出散步。
凌晨的小镇格外热闹,蟋蟀,青蛙,还有不知名的虫子趁着人们休息的时候集体出来练歌喉,陈挽峥沿着小石头铺着的小路往前走。
以前爷爷在的时候总提起姑奶奶,姑奶奶是爷爷的姐姐,为了供爷爷读书早早进了戏班,爷爷说姑奶奶喜欢下雨天站在雨里唱戏,一个人唱,雨越大她唱的越开心,那时陈挽峥就在想,是不是搞艺术的人多少占点别人看不懂的神经病体质,直到自己喜欢上唱戏他才明白,那不是违离道本,哗众取宠,而是孤独使然。
正如他现在,漆黑的夜里好像全世界只剩他一个人没睡,所有被误解的,不被理解的情绪全都冒出来,孤独感油然而生。
他并不如表面呈现的那么乐观、开朗、神精质,所有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只为掩饰不开心。
突然,道路的尽头出现另一束手电筒的光,那束光正对着一栋老房子慢慢移动,显然,对方也看到了自己,两束光在空中交汇,那人先出声:“是你,这么晚没睡?”
听到熟悉的声音陈挽峥松了口气,紧绷的手臂放松下来,是他,大半夜的抱着个本子对着墙抄抄写写的,怪吓人的,“你不也没睡,大半夜的,别说你在梦游。”
岳临漳没回答,走到他面前,将手电筒的光对着面前的墙,“你看,这墙上雕刻的花纹,这一片叫佛家八宝,也叫八吉祥。”
光移动着,他介绍着:“从这里开始,这是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常,一般出现在家具上,再看这里,这叫方胜祥文,由两个菱形叠加,一个菱形的角与另一个菱形的中心对应,也因为心连心,方胜在古代有着同心的意思,应用范围广。”
陈挽峥跟着他的介绍看过去,被折服于古人审美与智慧下。
“再往这边看,这是珠宝、古钱,玉罄、样云,犀角、红珊瑚、艾叶、蕉叶、铜鼎、灵芝,银锭、如意,古人认为‘八’吉祥,任意取这其中八种即为“八宝”,这些图纹多应用古家具雕刻、什器漆饰等。”
说完他叹了口气,“现在建筑基本看不到这些了。”
岳临漳抬头看着,像是说给古墙听,又像是自言自语:“古人好取谐音,凡事博好意头,瓶的谐音‘平’,有平安的寓意,牡丹和十个古钱表示‘十全富贵’,寿石和桃花表示‘长命富贵’。”
“老祖宗规矩多,戏班也是一样,开台前先拜庙,一旦开嗓必须唱完,不管台下有没有观众。”
岳临漳看了他一眼,问:“你呢,又为什么大半夜不睡?”
“睡不着,失眠,你还没回我,你为什么大半夜跑出来看古墙?”陈挽峥问。
“白天也看,白天我看的时候总会有人看我看,也跟着看,但他们不懂我在看什么,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譬如,会问家里有祖上留下的床,花纹跟墙上的一样,能卖多少钱,又比如,我让他们小心点,别太靠近墙,别用利器去刮,他们告诉我大不了再造一堵一样的墙,白天虽然人多,但我觉得不如晚上,晚上我给说给风听,月亮听,白天一群人反而没有一个人能听懂。”
停顿几秒,他又说:“前天我在镇东的记小学后面发现一所废弃的私塾,整间私塾保存完好,经历过台风,暴雨,洪水,那间私塾还稳稳屹立不倒,转身我想找个人分享,他们却觉得我大惊小怪,认为只是一间破草屋。”
他的话一字不提孤单,在陈挽峥听来却是字字透着孤单之意。
似乎人在夜晚会变的更加感性,陈挽峥忽然被某种潮湿的情绪攥住,戏文里那些月移花影的夜会桥段在脑海里浮浮沉沉,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浸在夜色里,像春溪融雪般松软下来。
“没关系啊,以后你说给我听,我虽然听不懂,但我不会问你奇怪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