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4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离成亲也没几日了,你先试试,有需要调整的我再改改。”江母拉着江孜走过去又道:“现在温度低,你又是怕冷的,我特地做得稍微大了些,这样你里面可以穿一件稍厚实些的里衣。
  嫁衣的布料是傅怀瑾送来的,上等的丝绸材质,布料轻薄透气,摸起来的触感十分丝滑柔软,穿起来肯定十分舒适。
  这件嫁衣是江母亲手一针一线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才缝制好的,在这之前,江孜哪里敢想自己竟然能穿上全手工做的嫁衣,若是放到现代,那价格得多昂贵啊?
  上衣是宽袖窄腰的样式,袖口宽松并饰以精美的刺绣,是凤凰展翅的图样,下裳则为多层叠加的马面裙,裙摆宽大,上边绣着莲花盛开,江母的绣活做得极好,无论是凤凰展翅还是莲花盛开,绣得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跃然于衣上,而且裙摆处还镶嵌着细小的珍珠与玛瑙宝石,给这精美的嫁衣增添了几分奢华与华丽。
  “阿娘,你这嫁衣做得真的好漂亮。”江孜一眼就喜欢上,迫不及待的开始换上,绯红的嫁衣十分贴身,裙摆宽大,层层叠叠的,走几步如同彩云翻飞,好看极了。
  在嫁衣旁侧是绣着并蒂莲的红盖头,边缘垂着长长的垂珠流苏。
  “阿娘,这都是阿瑾那边送来的布料做的?”江孜摸了摸那并蒂莲笑:“也就是阿娘的绣工才配得上这般好的布料材质,换成我真的是糟蹋了。”
  江母好半响都没回话,江孜回身看向她,有些疑惑:“阿娘?”
  “我们家阿孜,如今也长大了。”江母轻轻应了一声,走上前仔仔细细的打量着她,眼眶微红:“这么快就要成亲嫁人,总觉得你还小。”
  “阿娘,常平镇离得近,我随时能回来的,咱们家在镇上也有宅子,你也常去住,就还跟现在一样。”江孜伸手就抱住了江母,江母好笑的摇摇头:“傻丫头,哪里能一样?”
  江母只说了这句话便没再说了,收敛了一下情绪,与江孜讨论着是否有不合身需要修改的,试穿以后便脱了下来,依旧是挂在了衣架上。
  "距离婚宴只有四天了,江家上下都开始忙碌起来了。
  因经历过江谌成亲,庄子上还算是有些经验的,许多都可以照搬的。"
  比如去男方家中铺床,江母请了村长奶奶,仍旧是让江源来跳床吃喜果,这家伙高高兴兴的请假跳床滚了一圈,还没玩够就苦巴巴的被傅怀瑾接回了私塾。
  除了铺床,还有上门请人参加婚宴,备礼照旧参考江谌成亲,除了必备的的红鸡蛋和红糖红枣和喜糖,还有加工坊的精致小木礼盒,放了些比较受欢迎各种糕点点心,这些由江家准备,但是费用都是傅家承担的。
  为了婚宴,常平镇和清河县直接选择停业,提前一天去傅家准备婚宴食材,尤其是佛跳墙是十分花费时间的,必须提前一天准备好,担心人手不够,江孜还叫江欢宜在庄子上挑了些人手过去。
  方山村这边也在准备红鸡蛋以及红封,还有婚宴当天出嫁时女方家中会有亲朋好友来帮忙,这时候就要煮些红枣桂圆鸡蛋汤给帮忙的人吃,简单好吃补气血,天冷吃着最合适了。
  第672章、成亲(一)
  婚礼当天,江孜早早就被叫了起来,外头的天色还黑乎乎的,连鸡鸣狗叫都没有,只有来来回回的说话声和脚步声,屋里点着比往常更多的红烛油灯,十分的亮堂。
  来给江孜梳妆的是傅怀瑾从镇上请来的,是个三十出头的女人,一边给江孜上妆一边夸她皮肤好,寻常时候几乎不用胭脂水粉的人,突然上妆就叫人十分惊艳,难得早起的于晓静就守在江孜身边感慨:“我们家阿孜今天这么好看,还真是便宜了傅怀瑾了。”
  惹得江孜都笑出了声,整个人一动,水粉差点抹到眼睛里了,赶紧坐直不敢乱动。
  上妆时没涂唇,江母端来一碗小米粥:“少少吃些,水不能再喝了,今天一整天的时间,你可没工夫去茅房的。”
  于晓静端着小米粥,吃着油条乐呵呵的:“当新娘子还得饿肚子,阿孜,今天的油条炸得可好吃了,酥酥脆脆的。”
  江孜不想搭理她,快快的吃完小米粥,由江母帮着换好了嫁衣,涂上口脂,坐在镜子看着陌生又熟悉的自己,忙碌了半个时辰,终于听到了鸡鸣声。
  鸡鸣声响起,村长奶奶便进了屋,走到江孜身后,拿起梳子为江孜作梳头礼——正常来说,梳头礼是由女方母亲以梳头的方式为新嫁娘送上祝福的方式。
  可古代又多是迷信的,江母丧夫,她来梳头不算好兆头,还是请了村里最有福气的全福奶奶来为江孜梳头。
  所谓梳头礼,一梳梳到尾,二梳举案齐眉,三叔儿孙满堂,梳头后盘发梳髻带上发簪。
  一切准备就绪,天色也才刚刚微亮,江孜坐得浑身都有些僵硬了,江母和于晓静一左一右扶着她起了身。
  新嫁娘出嫁前应该前往家庙或者祠堂,又或者去祖先牌位前行告庙礼,江家逃难定居方山村,没有家庙,也入不了只有方山村本姓人才能的祠堂,家中祖辈的牌位早就没了,只在庄子修建好的时候特地留了间屋子摆放江父的牌位。
  此时江母就是要陪着江孜去给父亲的牌位行礼告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