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0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策叔,既然大伙都回来了,你拿去给他们也试试,我做了许多,榴莲口味独特。喜欢吃的就让他们多吃些,不喜欢的就算了。”江孜留了一小碟六个,剩余的全让白策拿出去了。
  “我觉得喜欢吃的还是少数吧。”江谌站起来,走到窗边把窗户敞开了些:“我去跟客栈小厮说下晚膳就送阿孜你屋里吃吧。”
  “公子,我同你一起去。”肖茹紧跟在他后面,胡晴儿笑出了声:“你哥是真不喜欢这味道。”
  “既然咱们喜欢,那得让他适应。”江孜可不管,撑着下巴:“我还跟里德说了咱们在常平镇,让他若是有机会去,尤其是榴莲的话,给我留一些。”
  “你是真喜欢呢。”胡晴儿提醒:“就像你自己说的,喜欢的很喜欢,不喜欢的真不喜欢,而要我看,不喜欢的占多数,即便是喜欢的,也不一定多吃,因为留味太重,所以你即便是要买,也尽量控制点数量。”
  说的确实是没错。
  “晴儿姐姐放心,里德说过,从大西洋彼岸来咱们大华朝,在海上得历经一个月之久,所以他往来与大华朝和西洋之间,通常都得三五月之久,等下回他再来,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这买来的榴莲肯定早就消耗掉了。”江孜解释着:“而且榴莲树少且不好种,可谓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榴莲树结果需得四到八年,榴莲数量少路途遥远,我能买到的榴莲根本不多。”
  “难怪这么贵。”胡晴儿惊讶:“竟然还有果子要四到八年才能结果的,果农花费的时间太久了。”
  两人说着话,江谌提着食盒进来了。
  “晚上就吃槐叶冷淘,我去拿了些阿孜做的酸刀豆,配着吃应该很好。”江谌将食盒里的三个面碗一一摆好,淡绿色的面条看起来非常清新。
  “槐叶冷淘?”江孜很感兴趣的端起一碗仔细看起来,这可是连大诗人杜甫都要写诗称赞且念念不忘的盛夏美食,其实也可以说就是凉面,只不过是用槐叶焯水碾碎成汁和面的,面条便是浅浅绿色,煮熟过冰水或者井水冰镇,再与红油酱油调配的芝麻酱拌匀,看着就十分的有食欲。
  只是……
  “哥,不是槐叶冷淘吗?怎么一点都不冰凉?倒是你那一碗,竟还有小碎冰块?”江孜不满抬头,自然放凉的常温槐叶冷淘还算冷淘面吗?这不成了芝麻酱汁热干面吗?
  “你自己来月事不知道?还想吃凉的?”江谌面无表情看着江西,张嘴欲要继续说什么,被江孜打断:“哥哥说得对,我就是诧异客栈竟然还能有冰用,冰多稀罕的东西啊!对了,阿茹呢?”
  “快吃你的面,她和白叔在大堂吃。”江谌轻哼了一声,到底没打算念叨江孜,江孜乖乖低头吃面——槐叶和面,面条有着一股淡淡的槐叶清香,搭配红油酱油调配的芝麻酱汁,醇香浓郁。
  虽然不是冰冰凉凉的冷淘面,常温的味道也极好的。
  第567章、闲逛
  夜里,江孜和胡晴儿叫上江谌肖茹一起玩牌,吃了两块榴莲饼,江谌待不住先跑了,肖茹与江孜同住,苦着脸坐在窗户边不肯靠近。
  “这榴莲饼怕是只能夜里在屋里当个宵夜点心吃,不然出去得让人觉得臭不可闻。”胡晴儿看着这两人只觉得好笑,手上打了一半的牌干脆的往桌上一扔:“行了,我也回房睡了了,明天早起,让大强虎子他们去码头摆摊,我与你哥四下逛逛,这里的各种铺子很多,说不定也能谈些买卖。”
  “那记得叫我,我也去。”江孜赶紧说道,胡晴儿点头调侃:“行,你别赖床。”
  “才不会呢。”江孜嘀咕着,起身洗漱了上床睡觉,如今即便是夜里也依旧闷热,客栈提供井水放在屋里降温,撒在地上,摆在床边,摇着蒲扇,时间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这闷热。
  次日早膳是酱肉包子蒸玉米和南瓜小米粥。
  酱肉包子皮软紧实肉馅多,一口酱香浓郁,肉馅滑嫩多汁,淡淡的辣如同点睛之笔,八瘦两肥的肉馅吃起来清爽不腻,满满扎实的肉感。
  南瓜小米粥稍稍有些烫嘴,但香甜的南瓜与糯滑的小米相结合,糖放得很少,更多的是南瓜本身的甜,淡淡微甜,十分暖胃。
  最后再吃上一根蒸玉米,微黄香甜十分软糯。
  吃饱休息一会,江孜就同江谌和胡晴儿出门了,肖茹留在客栈,查看账本,研究九九乘法表。
  江湖客栈住的多是外地商人,离码头近,周边的各式各样的铺子都有,还有许多挑着扁担的货郎四下穿梭,吆喝着,热闹得很。
  不少百姓一边吃着零嘴,一边提着各种不同的物件闲逛着,瞧着十分的有生活的烟火气。
  绕过几个摊位,江孜挽着胡晴儿一路往前,目标明确,坚韧不拔便是最前方人群拥挤的之处,江谌和白策紧紧跟在身后。
  斗鸡耍猴说书唱小曲,民间杂耍齐聚,百姓围观,精彩之处纷纷鼓掌且给上两三枚铜板,换来一声声道谢,表演也越发卖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