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9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十文钱一斤。”正在炒栗子的男人身旁站着跟他年纪相仿的女人,整个人看起来特别和气:“小姑娘要不要来些,半斤也卖的。”
  “来一斤吧。”江谌掏出铜钱递过去,江孜已经掰了一小块烤红薯吃起来了,热乎乎的红薯烤得流出蜜汁了,香甜软糯的,要不是想留着肚子多吃些别的,她真想再来一块。
  拎着板栗往巷子里继续走,就瞧见好些摊位卖起肉串和下酒菜,这些摊位后边有桌椅,大些的能容得下三、四张桌子,这会还没坐几个人,江孜赶紧拉着胡晴儿坐下,又朝着江谌和白策招手:“哥,白叔,你们快过来。”
  摊主正在忙碌,八九岁的小男孩过来招待询问:“几位小姐姐想吃些什么,咱们家有炙烤猪皮、猪肉和羊肉,蔬菜也有的,豆角、花菜和韭菜,荤的一串三文钱,素的两串三文钱。”
  “荤的和素的都各来十串。”江孜按照一人两串的分量点了餐,肖茹好奇的盯着摊主道:“我还是头一次见外头有卖烤串的呢,一直以为只是姑娘会做。”
  “之前没跟着阿谌出远门时,我也觉得阿孜做的吃食新鲜好吃别处都没有,出来之后才知道,哪里是没有,是咱们见识不够,越是繁华的地方吃食种类就更多,就是味道有好有差。”胡晴儿笑着接过话,又补充道:“阿孜做的烤串我也吃过的,味道是真好,也不知道这里的怎么样。”
  江孜也顺着几人的视线望过去,摊主动作非常线娴熟的翻烤着烤串,慢慢变得金黄,油脂滴落在炭火中,瞬间扬起一小撮火苗,他依旧面不改色,待烤串变得金黄,从一旁的罐子里抓起一把调料粉撒上,就将烤串装了盘,小男孩立刻上前接过,送到几人面前。
  第547章、平乡夜市(三)
  小男孩放下烤串,还冲着几人笑得灿烂:“小姐姐快尝尝,我哥哥做的炙烤肉串味道可是夜市最好的,对了,旁边李叔叔的羊肉汤泡馍可想了,齐婶婶家还卖她自己酿的米酒,配上她家的酥骨鱼和卤猪耳特别棒!”
  小家伙还不忘给旁边的摊位做宣传,听着似乎还不错,胡晴儿便摸了摸他的脑袋道:“那你去帮姐姐买三碗羊肉汤泡馍和一份酥骨鱼和卤猪耳可好?一会一起结钱给你。”
  “好呀!”小男孩得了准话,转身跑得飞快,肖茹拿起一串猪皮看了好一会,试探着咬了一口,眼睛微亮:“姑娘,这猪皮软软糯糯的一点也不肥腻呢,好吃的。”
  江孜放下吃完的竹签,拿起猪皮咬了一口,点头:“也没什么腥味,味道挺不错的。”
  三荤三素的烤串各两串,一人也就十二串,每串分量不多,两三口就能吃完一串,但是味道确实不错,刚吃完烤串,羊肉泡馍就送了过来,江谌和白策各一碗,江孜和胡晴儿以及肖茹分食一碗。
  "这羊肉汤看起来清澈不油腻,里面只简单的羊肉和粉丝,撒了一把葱花,闻起来不见腥味,看起来很不错。
  胡晴儿率先尝了一口,点头:“这羊肉汤真鲜!”
  江孜和肖茹也各自尝了一口,又将烤馍撕碎了泡进汤里,一人一口分食,羊肉鲜嫩,粉丝和烤馍浸满汤汁,热乎乎的,吃得几乎是满头大汗,还没吃完,一碟酥骨鱼和卤猪耳又送了上来。"
  江孜也知晓酥骨鱼的做法,只是尚且还没做过,要用新鲜的小鲫鱼,清理干净,腌制好了放油锅煎到两面金黄,然后再放入加了猪油、盐、酱油、米酒、米醋、葱段、花椒、孜然、橘皮和豆豉的调料的锅里,与清水一起用焖煮半日,所有香料的味道通过长时间的焖煮已经完全渗透到了鱼肉与鱼骨之中,入口骨酥刺烂,汤汁饱满,完全不需要吐骨吐刺,小男孩嘴里的齐婶婶做的这道酥骨鱼味道是真的极好,调味极好,极其入味,简直是下酒神器。
  “刚刚应该点上一壶米酒。”一贯少言的白策都忍不住评价了一句,江谌赞同的点头:“是有些可惜,这酥骨鱼下酒真是绝佳,还有这卤猪耳也不错,不过比起阿孜做的卤味还是差些味道。”
  “应当是香料比我做的少放了几种。”江孜附和。
  这会夜色渐深,来往的人越来越多,熙熙攘攘喧哗声渐起,摊主们的叫卖声越发卖力起来,
  这烤串和羊肉泡馍,再加上这两碟下酒菜,几人都吃得差不多了,结了钱打算再往里走走看,还有卖骨汤馄饨的,炸麻团和油饼的,还有好几家卖烤串的,生意瞧着都不如她们吃的那家。
  再往里就到头了,偏僻的角落里,一个跟江孜差不多年纪的小姑娘牵着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在叫卖:“梅子姜、青梅脯、杏片、蜜枣,各种果脯价格便宜卖了!”
  胡晴儿被吸引了注意力,先一步走近,江孜和肖茹紧跟其后,这个小摊位上卖的就是些果脯,这类吃食在江孜的加工坊算是做得比较多的了,但是梅子姜和杏片从未做过,既然遇见了,肯定是要试试的:“你这梅子姜和杏片给我各来半斤吧。”
  小姑娘立刻高兴的答应了,眼睛亮晶晶的,往油纸袋里装了许多,就算不上称江孜也知道比半斤多些,她也没倒出来,就直接递了过来:“都是半斤多了些,就按半斤算,一共四十文钱。”
  江谌结了钱,江孜当着小姑娘的面就捏起一块梅子姜塞进嘴里,点头:“味道很好。”
  胡晴儿和肖茹也都捏着吃了起来,小姑娘小脸微红,不停的道谢。
  巷子到这里算是到头了,也没什么想吃的,也是吃饱喝醉了,江谌问:“咱们回去?不早了。”
  “好呀,是该回去了。”胡晴儿点头,几人踏着月色顺着巷子又往外走,慢慢悠悠的也不着急,直到夜市中的喧嚣声在他们身后渐渐散去。
  第二天,江孜起的最晚,江孜等人已经将货品都整理好了,她干脆将早餐打包在车上吃。
  客栈的早餐做得一般,肉包子调味不错,可惜馅多皮也厚,豆浆则有股豆腥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