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不置可否地撇了撇两抹须,似乎不愿提及李二郎,道:“听闻阿盈要考鸿胪寺?”
  消息真灵通。李惜愿点点头。
  李渊颔首:“你有这志向,阿耶自然支持你。只是这师傅的人选……”
  他抬眉视她:“不可再由长孙辅机担任了。”
  “为何?辅机老师很负责的。”
  “他太年轻,恐缺乏经验。”李渊一手攥须,这般答复她,“我朝自有其余博览群书的宿儒,朕为你指一个,无一不比他合适。”
  最后李渊精挑细选,一番斟酌之后,唤来李建成的东宫属官,太子中允王珪,命他尽心教诲公主。
  王珪领命。
  “阿盈从此便在阿耶身边安心住下,莫再去寻二郎。”李渊道。
  “女儿全听阿耶的。”这不用他嘱咐,她也不会再去了。
  有了李渊亲自指定的老师,李惜愿于是再度开始勤勉不倦的学习生活,王珪是个不苟言笑的中年男子,面上少有表情,教起课来也是一板一眼,有错必纠。
  起初她与这位素不相识的新老师相当生疏,认为他必定是个严厉不讲情面的师长,上课也是如履薄冰,生怕出错。
  可她向来有问必究,不怕对方嗤笑,直接跑上前去,将疑惑直白告知。
  未料王珪非但不曾有任何嘲弄眼色,反而接过书页,一丝不苟地回答她的所有问题,甚至举一反三,又给李惜愿举了许多她闻所未闻的例子。
  最后连李惜愿都赧颜了,她挠挠头:“王老师不会觉得我的问题很幼稚么?”
  “为何?”王珪道,“为师者,最求而不得你这般学生,流水方能不腐,惟时刻为学生解惑,方能促进自身学问更上一层。”
  大格局!李惜愿肃然起敬,翘了个拇指。
  想不到李建成身边除了小魏先生,也有如此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大儒。
  后来她才知道,王老师在隋末隐居终南山时,与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交好,时常来往拜访,饮宴酬酢。
  果然品性相近,难怪能玩到一起!
  李惜愿趁机寻个四下无人的机会,问他:“王老师想玄龄先生和小杜先生么?”
  王珪瞥她一眼,似乎将她心思看透,却不点破,面目凛然:“他二人犯了国法,由不得我以私情徇之。”
  好罢。李惜愿放弃了从他身上入手的想法。
  看来各为其主,在忠义面前,任何私交友谊都得让路,这是入仕的君子们皆不容动摇的原则。
  可目下她已与秦王府断绝音讯,再见不到任何一位熟悉的面容,唯一能让她感到亲近的,便只有王老师。
  此外,长兄成了除却万氏和李渊以外,她所见最多的亲人。
  她发现李建成每次来,身边经常随着那位曾惹她不愉快的薛万彻,两人一道在园中与几位将领习射,常常是薛万彻夺魁,李建成次之,她的大哥往往爽朗一笑,伸手拍拍男子的肩。
  这薛万彻倒是一点也不讲人情世故。
  李惜愿闲来旁观时,见他又摘得桂冠,心里不禁嘀咕。
  “阿盈来加入否?”瞟见视线中她坐在草地上写生,李建成不由转首,向她示意手中弓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