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2 / 3)
面具人沉默了一瞬,“职责所在。”
“那心魔……以执念为食,所经之处,易引动灾祸,蛊惑人心。娘子若见过,还请如实相告,免生……不必要的枝节。”
“执念为食?”与应唇角冷意更深,甚至向前微微倾身,雨水顺着她挺直的鼻梁滑落,“阁下说得这般煞有介事,倒让我想起一桩旧闻。”
“闻说当年那位三太子,亦曾因‘执念’二字,掀翻九重天阙,砸碎凌霄宝殿,搅得三界不宁,神鬼皆惊。按阁下此论,他那滔天‘执念’,又算何等灾祸?该由哪位大能来‘祓除’?”
“……前尘已矣,眼下只论此魔。娘子避而不答,莫非与那魔物……有所牵连?”他踏前一步,杀意穿透空气,直逼而来。
她背脊挺得更直,非但不退,反迎着他的逼人气势,微微抬起下颌。
她轻笑出声:“牵连?阁下这话,倒让我想起个有趣的小玩意儿。”
她的手摊开在两人之间,掌心,静静地躺着一颗樱桃核。
“倒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娃娃,非说此物是他‘最宝贝的心’。阁下既专司清除‘心魔’,想必对此‘心’……也颇有兴致?”
她抬眼,笑意清浅:“不如阁下先除了它?剜心去魔,岂不更彻底?也省得日后再孕出个‘疯掉’的哪吒,复演那掀翻凌霄的祸事。”
面具人死死地盯着她掌心。
许久,许久,冰冷的杀意缓缓收敛,他离开了。与应独立原地,望着那抹白色身影消失在小径尽头。
无论如何,她无法将“心魔”二字与那小娃娃联系,梦中或有不祥,但此数日相处,似有隐情,况那枚樱桃核,确是他的。
那张脸,也确是哪吒模样。
她压下翻涌心绪,辨明方向,继续前行,此地不可久留,无论那神秘面具人,还是流散的妖邪,皆非她这法力尽封的凡人可应对。
不知行多久,天色彻底沉暗,风雨未歇,一座孤零零的建筑轮廓于雨幕中显现,比方才的破庙稍好,至少门窗尚存。
竟是杨戬的庙。
庙内同样清冷破败,香炉积满香灰,神坛上,泥塑的司法天神像面目漫漶,供桌朽烂,散落几枚干瘪野果。
与应拖着湿透的身体,踏入庙内走到神坛前,看着那尊面目模糊的泥塑,心头百味杂陈。
杨戬……那个曾并肩掀翻凌霄,又在她与哪吒婚典上沉默离席的故人,如今他的庙宇,也在这乱世风雨中飘摇。
她并非信徒,此刻却生出一种荒谬的倾诉,对着泥塑,对着这同样被遗忘的角落。
她低唤:“真君……你看,这便是我们掀翻天庭后的‘太平’?凡人如草芥,神祇亦凋零……”
她缓缓屈膝,裙裾即将触及地面时,一只骨节分明的手,稳稳托住她的手臂,阻住了下跪之势。
与应猛地抬头。
神坛旁,光影晦暗处,不知何时立着一道颀长身影,墨色劲装勾勒挺拔身形,肩头微沾水珠,似刚从雨中行来。他未戴冠冕,墨发以一根素玉簪束起,几缕碎发散落额前,衬得面容愈显清峻。
/:.
他的目光并未在她此刻平凡的皮囊上过多停留,显然早已洞悉本质。
“不必跪。”杨戬托着她手臂的手并未立刻松开,指尖传来的温度隔着湿冷衣料,竟有些灼人。
“真君……”与应一时语塞,百年未见,竟在如此狼狈不堪的境地重逢,在她最不愿被故人窥见脆弱的时候。
杨戬的目光落在她手背上,那里被石子和荆条划破了几道口子,混着泥污,微微红肿。 ↑返回顶部↑
“那心魔……以执念为食,所经之处,易引动灾祸,蛊惑人心。娘子若见过,还请如实相告,免生……不必要的枝节。”
“执念为食?”与应唇角冷意更深,甚至向前微微倾身,雨水顺着她挺直的鼻梁滑落,“阁下说得这般煞有介事,倒让我想起一桩旧闻。”
“闻说当年那位三太子,亦曾因‘执念’二字,掀翻九重天阙,砸碎凌霄宝殿,搅得三界不宁,神鬼皆惊。按阁下此论,他那滔天‘执念’,又算何等灾祸?该由哪位大能来‘祓除’?”
“……前尘已矣,眼下只论此魔。娘子避而不答,莫非与那魔物……有所牵连?”他踏前一步,杀意穿透空气,直逼而来。
她背脊挺得更直,非但不退,反迎着他的逼人气势,微微抬起下颌。
她轻笑出声:“牵连?阁下这话,倒让我想起个有趣的小玩意儿。”
她的手摊开在两人之间,掌心,静静地躺着一颗樱桃核。
“倒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娃娃,非说此物是他‘最宝贝的心’。阁下既专司清除‘心魔’,想必对此‘心’……也颇有兴致?”
她抬眼,笑意清浅:“不如阁下先除了它?剜心去魔,岂不更彻底?也省得日后再孕出个‘疯掉’的哪吒,复演那掀翻凌霄的祸事。”
面具人死死地盯着她掌心。
许久,许久,冰冷的杀意缓缓收敛,他离开了。与应独立原地,望着那抹白色身影消失在小径尽头。
无论如何,她无法将“心魔”二字与那小娃娃联系,梦中或有不祥,但此数日相处,似有隐情,况那枚樱桃核,确是他的。
那张脸,也确是哪吒模样。
她压下翻涌心绪,辨明方向,继续前行,此地不可久留,无论那神秘面具人,还是流散的妖邪,皆非她这法力尽封的凡人可应对。
不知行多久,天色彻底沉暗,风雨未歇,一座孤零零的建筑轮廓于雨幕中显现,比方才的破庙稍好,至少门窗尚存。
竟是杨戬的庙。
庙内同样清冷破败,香炉积满香灰,神坛上,泥塑的司法天神像面目漫漶,供桌朽烂,散落几枚干瘪野果。
与应拖着湿透的身体,踏入庙内走到神坛前,看着那尊面目模糊的泥塑,心头百味杂陈。
杨戬……那个曾并肩掀翻凌霄,又在她与哪吒婚典上沉默离席的故人,如今他的庙宇,也在这乱世风雨中飘摇。
她并非信徒,此刻却生出一种荒谬的倾诉,对着泥塑,对着这同样被遗忘的角落。
她低唤:“真君……你看,这便是我们掀翻天庭后的‘太平’?凡人如草芥,神祇亦凋零……”
她缓缓屈膝,裙裾即将触及地面时,一只骨节分明的手,稳稳托住她的手臂,阻住了下跪之势。
与应猛地抬头。
神坛旁,光影晦暗处,不知何时立着一道颀长身影,墨色劲装勾勒挺拔身形,肩头微沾水珠,似刚从雨中行来。他未戴冠冕,墨发以一根素玉簪束起,几缕碎发散落额前,衬得面容愈显清峻。
/:.
他的目光并未在她此刻平凡的皮囊上过多停留,显然早已洞悉本质。
“不必跪。”杨戬托着她手臂的手并未立刻松开,指尖传来的温度隔着湿冷衣料,竟有些灼人。
“真君……”与应一时语塞,百年未见,竟在如此狼狈不堪的境地重逢,在她最不愿被故人窥见脆弱的时候。
杨戬的目光落在她手背上,那里被石子和荆条划破了几道口子,混着泥污,微微红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