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3)
琉璃做瓦,黑玉做阶,楼阁飞檐,殿宇巍峨。大梁的皇宫和城墙的气势如出一辙,宏伟雄矗,气压苍穹。
四角的琉璃灯将书房照得恍若白昼,灯光从窗中透出,赵如初进门,拱手作揖,“母皇。”
殿内没有侍奉的人,只女帝坐在案边,正翻阅着一本书,头也不抬道:“近前来。”
她的容貌,单挑出来看,也是美的,是雍容之美,华贵之美,但任何人见到她,都会忽视她的容颜,而专注于她的身份,她的威仪,她的至高无上。
这是一位皇帝。
女帝将书籍合上,递到赵如初面前,“你来看看这个。”
赵如初双手接过,垂眸看去,书的封皮上写着《一本日记》四个字。
她翻开第一页,仔细阅读着上面的文字。
“其实我不应该写日记,毕竟正经人谁写日记。但想一想,我还是应该留下一点什么,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后来人。我记录下自己的过往和心路历程,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但希望它可以像我期望的那样发展。”
“我叫赵盈盈,本名赵藴。出生于1991年10月11号,家住冬市,是一名因伤退役特警,于2026年3月3日死于手术台上。死后,我来到了这里,并且脑中出现了不属于自己的记忆,以及一本网络小说的所有内容。”
赵如初还没有看到后面的内容,只读了两段,她的呼吸明显停滞了一瞬。
赵盈盈,是大梁太祖皇帝的名号,按辈分算,是她的太祖母。
第51章 竞注不流2
“我”出生于一个世家, 今年二十岁,并没有议亲,因为曾有一位道人给“我”算过命格, “我”会与一位渡劫期修士定下姻缘。
突然出现的剧情告诉我,这应该是真的, 因为, 我是一本师徒文小说里的女配, 以凡人的身份嫁给这位大能,成为他和徒弟之间的催化剂,最后被知道心意的两人设计杀死。
幸运的是, 我能修炼。
…………
赵如初自幼便过目不忘, 看书时速度飞快, 一目十行,但她读这本日记时,却半天翻不了一页, 每一行字都反反复复地看了很多遍。
太祖母的事迹, 她从小就耳熟能详,从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世家小姐, 到手握大权的皇帝, 只用了短短十年,她的经历, 堪称奇迹。
赵如初一直以她为榜样, 对所有事倒背如流。
大梁能发展到今日,全靠这位太祖母。
不论是修订《大梁律》, 还是开水渠, 建官道,桩桩件件都是她的手笔, “人命大于天”的铁律,就写在大梁律的扉页上。
兴建学校,开放图书馆,修建公厕,建福利院……她的壮举,几乎和天上的星子一样多。
死前,她还留下了许多尚未完成的计划,靠后来的帝王一一完成,三代帝王共筑如今的大梁王朝。
这本日记不厚,赵如初看得再慢也有看完的一天。
她将书页合上,面上罕见地浮出不知所措的迷茫之色,“母皇……我已看完了。”
女帝的视线落到她身上,五官渐渐软化,眼神中露出追思和慈爱,“你比我当年强多了。”
“我第一次得知此事,大惊失色,失手打翻了砚台,差点丢了刚到手的储君之位。”
“被你的祖母狠狠斥责了一番,为帝者怎可如此慌慌张张,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眼,挑了一个废物继任。”
她感慨道:“若不是我机灵,恐怕已经被暗卫解决了。” ↑返回顶部↑
四角的琉璃灯将书房照得恍若白昼,灯光从窗中透出,赵如初进门,拱手作揖,“母皇。”
殿内没有侍奉的人,只女帝坐在案边,正翻阅着一本书,头也不抬道:“近前来。”
她的容貌,单挑出来看,也是美的,是雍容之美,华贵之美,但任何人见到她,都会忽视她的容颜,而专注于她的身份,她的威仪,她的至高无上。
这是一位皇帝。
女帝将书籍合上,递到赵如初面前,“你来看看这个。”
赵如初双手接过,垂眸看去,书的封皮上写着《一本日记》四个字。
她翻开第一页,仔细阅读着上面的文字。
“其实我不应该写日记,毕竟正经人谁写日记。但想一想,我还是应该留下一点什么,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后来人。我记录下自己的过往和心路历程,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但希望它可以像我期望的那样发展。”
“我叫赵盈盈,本名赵藴。出生于1991年10月11号,家住冬市,是一名因伤退役特警,于2026年3月3日死于手术台上。死后,我来到了这里,并且脑中出现了不属于自己的记忆,以及一本网络小说的所有内容。”
赵如初还没有看到后面的内容,只读了两段,她的呼吸明显停滞了一瞬。
赵盈盈,是大梁太祖皇帝的名号,按辈分算,是她的太祖母。
第51章 竞注不流2
“我”出生于一个世家, 今年二十岁,并没有议亲,因为曾有一位道人给“我”算过命格, “我”会与一位渡劫期修士定下姻缘。
突然出现的剧情告诉我,这应该是真的, 因为, 我是一本师徒文小说里的女配, 以凡人的身份嫁给这位大能,成为他和徒弟之间的催化剂,最后被知道心意的两人设计杀死。
幸运的是, 我能修炼。
…………
赵如初自幼便过目不忘, 看书时速度飞快, 一目十行,但她读这本日记时,却半天翻不了一页, 每一行字都反反复复地看了很多遍。
太祖母的事迹, 她从小就耳熟能详,从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世家小姐, 到手握大权的皇帝, 只用了短短十年,她的经历, 堪称奇迹。
赵如初一直以她为榜样, 对所有事倒背如流。
大梁能发展到今日,全靠这位太祖母。
不论是修订《大梁律》, 还是开水渠, 建官道,桩桩件件都是她的手笔, “人命大于天”的铁律,就写在大梁律的扉页上。
兴建学校,开放图书馆,修建公厕,建福利院……她的壮举,几乎和天上的星子一样多。
死前,她还留下了许多尚未完成的计划,靠后来的帝王一一完成,三代帝王共筑如今的大梁王朝。
这本日记不厚,赵如初看得再慢也有看完的一天。
她将书页合上,面上罕见地浮出不知所措的迷茫之色,“母皇……我已看完了。”
女帝的视线落到她身上,五官渐渐软化,眼神中露出追思和慈爱,“你比我当年强多了。”
“我第一次得知此事,大惊失色,失手打翻了砚台,差点丢了刚到手的储君之位。”
“被你的祖母狠狠斥责了一番,为帝者怎可如此慌慌张张,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眼,挑了一个废物继任。”
她感慨道:“若不是我机灵,恐怕已经被暗卫解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