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说得气定神闲,仿佛嘴对嘴喂药是天经地义、不容置喙之事,一副正人君子的皮囊下,居然是一堆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登徒子!流氓!色鬼!
  周嬗惊恐万状,当即吃光了药,尔后把自己包进被窝,只留一个背影给某人。
  他想,不太妙,真是不太妙。
  第21章 春浓
  近来周嬗有意无意避着张瑾为。
  或者说,他有意无意避着府上的所有人。
  春光大盛,繁花似锦,而他在谋划自己如何不声不响地失踪。他吩咐玉汐典当了许多不起眼的嫁妆,换成金叶子、碎银子,两三个月里悄悄地换,无人察觉。
  这事连素来与周嬗亲近的千山、暮雪,也都被蒙在鼓里。
  那么太监王襄呢?
  周嬗看不透这个人。
  此人一朝在永昌帝前失势,干脆把自己活成一道影子,寄居在深宫的角落。他长袖善舞、耳听八方,按理说不该就此沉寂下来,若想东山再起,也并非没机会。可王襄似乎完全放弃了前途,心甘情愿跟着静妃,也心甘情愿跟着周嬗。他与周嬗如同师生,偏爱引导周嬗对一些朝廷之事的看法。
  王襄……很是得傅凝香信任,他晓得周嬗实为男儿身。
  故而这些日子,他有没有看出周嬗的异状?
  周嬗不敢托大,只得加倍提防此人。
  这日天晴,周嬗从书房出来,坐到院子里的秋千上。秋千是新搭的,院子里的小园林也修葺一新,正值浓春,院里桃李芬芳、落花如雨,周嬗随手拿了本不知所谓的书,在秋千上摇摇晃晃,一面翻一面打盹。
  花瓣落在周嬗的鼻子上,有点痒,他皱了皱鼻子,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头登时晕乎乎的。今日陪周嬗的是王襄,他听见这声动静,赶忙去屋里拿了披风,要给周嬗披上。
  “我不冷。”周嬗说,“就是花弄得我鼻子痒。”
  王襄手臂上搭着杏色的披风,笑道:“春日虽暖了许多,但也容易风邪入体,公主要时常为自个儿的身子着想,又病倒了可叫人心疼,还是先披上罢。”
  周嬗其实还有点热,他穿着偏薄的春杉,在暖光下一晒,浑身发烫,只消风一吹,恐怕就得染上风寒。他记挂着即将到来的佛诞日,乖乖听话,让王襄给自己披上衣服,若因生病错过逃跑的大好时机,简直是得不偿失。
  穿好披风,王襄目光一转,落在周嬗手里的书皮上:“公主在读什么书?奴瞧着倒是眼生。”
  周嬗道:“不过是点评诗词的小书,说是由时下有名的才子点评,我翻了翻,尽是些酸儒的狭隘之词,倒也罢了。”
  王襄低眉顺目:“咱们公主虽养在深宫里,心胸却不似寻常宫人,里头装着山河湖海,自是看不惯那些酸腐的东西。”
  这太监夸别人,都是什么手脚麻利、勤俭朴素之类的话,不痛不痒。唯独到了周嬗这儿,他总爱夸些大词,似乎很是情真意切。
  他猜出来了么?
  要试探么?
  周嬗心头闪过万千思绪,他犹豫、挣扎,最后装作无事发生,随意打发了王襄。他想,没必要打草惊蛇,既然王襄不动,他也按兵不动。
  他在秋千上晒太阳,微微眯起眼睛,看了片刻书,只觉“才子”牵强附会的点评实在让人发笑,顿觉无趣。这时千山她们跑进院子里,提着食盒,笑嘻嘻地凑在他身边,叽叽喳喳说着话,比树枝上的鸟儿还要聒噪。
  千山笑着打开食盒,兴致奇高地说:“公主,快尝尝,翠姨做的千层糕,里头还夹了糖渍的玉兰花,甜丝丝的,公主要觉得好吃,等槐花开了,再做点新鲜口味的!”
  周嬗便捻起一块糕,两口就吃干净了。他盯着手指上的碎屑,倏然想起傅凝香曾说,吃花也是门学问,有些花能入药,也能入膳食,花的姿态美,用处也善,真可称得上一句“尽善尽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