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 / 3)
宋青书醒的时候被窝已经有些凉了,他打了个哈欠,等眼睛能看清了才下床。
身上裹着贺峰那件军大衣,他本来就瘦,没有贺峰高,厚厚的军大衣裹在身上还能看见纤细的线条,衣摆垂到小腿肚那里,只露出一点棉裤和棉鞋。
棉鞋是买的,冬天的鞋不好做,粗毛线、鞋底鞋垫什么的都买好了。贺峰准备再学学,试试给宋青书勾出来一双棉鞋.
那鞋不咋防滑,也不能走雪地,不然一湿就更冻脚了,但可以让宋青书在屋里穿。
不然他趴那看小人书的时候,脚在被窝里也暖不热,热水袋能给捂热,热水袋一凉就又凉了。
宋青书刷完牙走到厨房,冬天他愿意坐在灶火后头给添点柴,贺峰也不拦他,因为屋里最热的地方也就是灶火后头了。
“哥,年前儿是不是还得赶个大集啊?”
“嗯,那时候街上就热闹的多,都是买年货的,摊子也多,东西也不咋贵。”
贺峰把耐煮的东西下锅里,一起熬着。
锅盖盖上,他看着面前的人,脸上映着火光,眼睛看着更亮了,“清早想吃啥菜?”
“不炒菜了吧,喝粥就行了,昨儿的咸饼子不还有呢嘛。”
贺峰想想也是,“那再煮俩鸡蛋剥点蒜,捣碎了吃。”
“好。”
宋青书添了点玉米芯子,里头的火烧的旺,他就把手放在前头展开,烤火。
贺峰去堂屋里的橱柜里拿着馍筐进来,里头搁了俩鸡蛋。
“晌午想吃啥?”
屋外响起吆喝声,“卖豆腐喽——”是街北边推着三轮车卖豆腐的周大爷,他的豆腐做的好,没啥豆腥味,整条街谁家遇上了都会买点。
“想吃吗?”
宋青书确实好久没吃过豆腐了,点点头。
“上屋里拿上钱和铁盆,要一毛钱的豆腐就行,家里正好有绿豆丸子,晌午熬咸汤喝。”
宋青书点点头,上堂屋里拿钱和盆,在院子里就听见贺峰交代:“看着点路,别摔着,喊他一声买豆腐他就停了。”
“好。”宋青书拢了拢衣裳朝外走。
贺家村都吃这种咸汤,炸的焦香酥脆的绿豆丸子是出锅前才放的,锅里是先炒好的肉片,兑上水煮开,放红薯粉,白菜,豆腐,加上各种调料。
冬天来上一碗热腾腾的,从胃暖到全身。
刘嫂也听见了,拿上钱也朝外走,正好看见宋青书,俩人就一起上大路,眼看周大爷要走,刘嫂一嗓子就给喊下了。
根本没用上宋青书。
他嘴角勾了勾,和刘嫂一起走过去,周大爷问完要多少钱的,手上准头高高的,切好一块放称上,都是比原价会高上一点的。
豆腐是刚做出来的,蒙了一层白布,一层棉被,盛出来放在盆里还冒着热气儿。
闻着豆香味,宋青书把钱给了大爷。
“今儿来的晚呢。”刘嫂说。 ↑返回顶部↑
身上裹着贺峰那件军大衣,他本来就瘦,没有贺峰高,厚厚的军大衣裹在身上还能看见纤细的线条,衣摆垂到小腿肚那里,只露出一点棉裤和棉鞋。
棉鞋是买的,冬天的鞋不好做,粗毛线、鞋底鞋垫什么的都买好了。贺峰准备再学学,试试给宋青书勾出来一双棉鞋.
那鞋不咋防滑,也不能走雪地,不然一湿就更冻脚了,但可以让宋青书在屋里穿。
不然他趴那看小人书的时候,脚在被窝里也暖不热,热水袋能给捂热,热水袋一凉就又凉了。
宋青书刷完牙走到厨房,冬天他愿意坐在灶火后头给添点柴,贺峰也不拦他,因为屋里最热的地方也就是灶火后头了。
“哥,年前儿是不是还得赶个大集啊?”
“嗯,那时候街上就热闹的多,都是买年货的,摊子也多,东西也不咋贵。”
贺峰把耐煮的东西下锅里,一起熬着。
锅盖盖上,他看着面前的人,脸上映着火光,眼睛看着更亮了,“清早想吃啥菜?”
“不炒菜了吧,喝粥就行了,昨儿的咸饼子不还有呢嘛。”
贺峰想想也是,“那再煮俩鸡蛋剥点蒜,捣碎了吃。”
“好。”
宋青书添了点玉米芯子,里头的火烧的旺,他就把手放在前头展开,烤火。
贺峰去堂屋里的橱柜里拿着馍筐进来,里头搁了俩鸡蛋。
“晌午想吃啥?”
屋外响起吆喝声,“卖豆腐喽——”是街北边推着三轮车卖豆腐的周大爷,他的豆腐做的好,没啥豆腥味,整条街谁家遇上了都会买点。
“想吃吗?”
宋青书确实好久没吃过豆腐了,点点头。
“上屋里拿上钱和铁盆,要一毛钱的豆腐就行,家里正好有绿豆丸子,晌午熬咸汤喝。”
宋青书点点头,上堂屋里拿钱和盆,在院子里就听见贺峰交代:“看着点路,别摔着,喊他一声买豆腐他就停了。”
“好。”宋青书拢了拢衣裳朝外走。
贺家村都吃这种咸汤,炸的焦香酥脆的绿豆丸子是出锅前才放的,锅里是先炒好的肉片,兑上水煮开,放红薯粉,白菜,豆腐,加上各种调料。
冬天来上一碗热腾腾的,从胃暖到全身。
刘嫂也听见了,拿上钱也朝外走,正好看见宋青书,俩人就一起上大路,眼看周大爷要走,刘嫂一嗓子就给喊下了。
根本没用上宋青书。
他嘴角勾了勾,和刘嫂一起走过去,周大爷问完要多少钱的,手上准头高高的,切好一块放称上,都是比原价会高上一点的。
豆腐是刚做出来的,蒙了一层白布,一层棉被,盛出来放在盆里还冒着热气儿。
闻着豆香味,宋青书把钱给了大爷。
“今儿来的晚呢。”刘嫂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