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1 / 3)
应泊走出现场时正撞上这一幕。
他一眼扫过那群人,目光微凝,步伐加快,来到警戒线边:“是哪位家属?”
那女人看到有人身着检察制服,立刻哽咽着扑上来,抓住他的袖子:“是你?!你是这案子的主办人?!你告诉我……我儿子到底怎么死的!!他明明什么都没做!为什么要死在那种地方!?”
应泊垂眼看着她,嗓音低而平:“高语泽确实……已经遇害,我们正在确认身份,请您节哀。”
“什么叫‘正在确认’!?”她猛地一甩手,“你们是不是连尸体都没找到?!是不是有人顶包?!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出事了?!”
应泊仍旧耐心回应:“所有程序必须依法展开,尸检和DNA结果会尽快通报给家属。”
女人一下坐倒在地,抱着膝盖大哭:“你说说……这世道还讲不讲理了……我儿子从来不惹事,是你们逼死他的——!!”
人群立刻躁动,有人喊:“这是逼供致死啊!”
“搞不好就是警察做的!”
就在局面逐渐失控时,一道“咔”的快门声划破空气。
人群后方,有一名记者模样的年轻女人举起相机,对准哭泣的母亲连拍了三张,旁边另一人举着手机横向录像,镜头稳得像老手。
“谁让你们拍的?”一位年轻辅警猛地朝记者走去,“请停止拍摄!本案未公开,未经许可不得传播任何画面!”
记者退后半步,笑了笑,举起工牌:“我有采访证,公民在公共场合拍摄不违法吧?”
“你这是扰乱警务!”
“我只是在采访一位痛失孩子的母亲,你们这么紧张,是怕真相曝光?”
围观者中立刻有人喊:“别碰她!你们警察欺负人了啊!”
应泊眼角余光扫到刚才站在队尾那位鸭舌帽男子——对方手机在胸前微倾,镜头正对准前方,应泊察觉不对,快步上前:
“你在干什么?”
“我、我就录一下……”男子声音含混,见对方气场凛冽立刻退后一步。
应泊却一把夺过他的手机,翻开相册,果然——从他们下车开始就已全程录制,且镜头刻意对准警员脸部、车辆牌照、证物。
几名民警迅速上前,将他控制带离。现场顿时哗然,记者高声质问:“你们警察凭什么抓人?!”
风吹过废厂门口,警戒带“啪啪”作响。应泊闭上眼深吸一口气,那些嘈杂声在耳中愈发膨胀,几乎将他撑碎。
即便进行了消息封锁,化工厂五人命案依旧以野火燎原的速度迅速传播开来,而后一篇帖子出现在网络上,发帖人用的是刚注册不久的小号,帖子正文很长:
各位先生、女士——
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此刻正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翻看今天的头条新闻;
也有人在用那微薄的收入,排着长队为孩子报名一个“不会改变命运”的补习班。
你们觉得失败,是因为不够努力。
你们觉得痛苦,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
你们用尽一生想成为“例外”,却不曾意识到:你生而就是被制度设计好的“必然”。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年轻人,为了一份月薪五千的工作在烈日下排队五个小时,最后被告知“非985不要”? ↑返回顶部↑
他一眼扫过那群人,目光微凝,步伐加快,来到警戒线边:“是哪位家属?”
那女人看到有人身着检察制服,立刻哽咽着扑上来,抓住他的袖子:“是你?!你是这案子的主办人?!你告诉我……我儿子到底怎么死的!!他明明什么都没做!为什么要死在那种地方!?”
应泊垂眼看着她,嗓音低而平:“高语泽确实……已经遇害,我们正在确认身份,请您节哀。”
“什么叫‘正在确认’!?”她猛地一甩手,“你们是不是连尸体都没找到?!是不是有人顶包?!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出事了?!”
应泊仍旧耐心回应:“所有程序必须依法展开,尸检和DNA结果会尽快通报给家属。”
女人一下坐倒在地,抱着膝盖大哭:“你说说……这世道还讲不讲理了……我儿子从来不惹事,是你们逼死他的——!!”
人群立刻躁动,有人喊:“这是逼供致死啊!”
“搞不好就是警察做的!”
就在局面逐渐失控时,一道“咔”的快门声划破空气。
人群后方,有一名记者模样的年轻女人举起相机,对准哭泣的母亲连拍了三张,旁边另一人举着手机横向录像,镜头稳得像老手。
“谁让你们拍的?”一位年轻辅警猛地朝记者走去,“请停止拍摄!本案未公开,未经许可不得传播任何画面!”
记者退后半步,笑了笑,举起工牌:“我有采访证,公民在公共场合拍摄不违法吧?”
“你这是扰乱警务!”
“我只是在采访一位痛失孩子的母亲,你们这么紧张,是怕真相曝光?”
围观者中立刻有人喊:“别碰她!你们警察欺负人了啊!”
应泊眼角余光扫到刚才站在队尾那位鸭舌帽男子——对方手机在胸前微倾,镜头正对准前方,应泊察觉不对,快步上前:
“你在干什么?”
“我、我就录一下……”男子声音含混,见对方气场凛冽立刻退后一步。
应泊却一把夺过他的手机,翻开相册,果然——从他们下车开始就已全程录制,且镜头刻意对准警员脸部、车辆牌照、证物。
几名民警迅速上前,将他控制带离。现场顿时哗然,记者高声质问:“你们警察凭什么抓人?!”
风吹过废厂门口,警戒带“啪啪”作响。应泊闭上眼深吸一口气,那些嘈杂声在耳中愈发膨胀,几乎将他撑碎。
即便进行了消息封锁,化工厂五人命案依旧以野火燎原的速度迅速传播开来,而后一篇帖子出现在网络上,发帖人用的是刚注册不久的小号,帖子正文很长:
各位先生、女士——
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此刻正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翻看今天的头条新闻;
也有人在用那微薄的收入,排着长队为孩子报名一个“不会改变命运”的补习班。
你们觉得失败,是因为不够努力。
你们觉得痛苦,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
你们用尽一生想成为“例外”,却不曾意识到:你生而就是被制度设计好的“必然”。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年轻人,为了一份月薪五千的工作在烈日下排队五个小时,最后被告知“非985不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