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接下来皇帝只需要从翰林院提前拟好的许多题目中抽取几个提问即可,陆瑜没有仔细去听,他盯着那双眼睛有些出神,心里的不确定在听到他的姓氏以后确定了九成。
  怪不得她那日去看放榜,原来不是凑热闹,也不是去看自己啊……
  陆瑜兀自思考的时候,皇帝已经在满意的称赞白永思了。
  接下来的学子陆续进场,殿试花了半天的时间才结束。
  接下来便是由皇帝决定排名,礼部官员登记造册。
  此次学子中大半都是平民出身,能走到这里都是靠的一身才华,皇帝心情颇好,欣慰于朝廷即将注入的新鲜血液,高兴于今日这些人才将为己所用。
  他开口询问:“诸位爱卿以为,谁可当状元?”
  户部尚书率先出列说道:“臣以为,李远无论是才华还是身份都堪当状元。”
  众人皆知这位李远是永安侯的嫡长子,在本次科举上也算名列前茅,但是若说是状元便是有些够不上了。
  果然见皇帝微不可查地皱了下眉,抬眸给了陆瑜一个眼神。
  陆瑜在内心无奈叹息,面上仍旧是看不出什么情绪,他拱手出列道:“臣以为,白永思学识渊博又心系百姓,此子堪当大任,合该是本次状元。”
  皇帝满意点头,他与陆瑜并未私下通气到底选谁,他便能选中自己内心所想,不愧是自己亲自挑选的丞相。
  皇帝当即拍板:“两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朕以为论年纪见识,还是白永思更胜一筹。”这就是说白永思的年纪比李远大一些,是明晃晃的借口了。
  底下的几位世家代表的朝臣有些沉不住气了,纷纷看向稳如泰山的太傅,他却连一个眼神都没给他们,反而第一个躬身道:“陛下英明。”
  其余官员反应过来也跟着说道:“陛下英明。”
  其余的名次确定便没有这般麻烦了,基本与他们科举时的名次大差不差,皇帝也没有把事情做得太绝,还是有一部分世家子弟名次靠前,起码能混个清闲京官做做了。
  至于康王硬塞进来的三人,被随意分到了翰林院做些闲职。陆瑜已经安排了手下,回头找个理由让他们顶罪削官,都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才是最好的。
  快到正午时刻,今日的殿试才算圆满的结束,各位学子领了名次和官职以后便可以各自归家了。
  殿试前三名为三甲,需要骑马游街绕京城一圈,受百姓瞻仰并鼓舞天下寒门学子。
  白永思作为状元走在开路的小太监后面第一个,他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眉目俊逸,惹得许多姑娘小姐抛来手绢和鲜花。
  白妙可也坐在揽月楼的二楼看着自家哥哥骑马走来,她笑着扔出一朵栀子花,用了些巧头和力道,那花便稳稳落在了白永思攥着缰绳的手边,他笑着捡起花放在鼻尖,抬头看向妹妹灿烂的笑脸,也露出一个明朗的笑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