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3 / 4)
白老爷心情也极好,喊来管家老王:“今日我儿高中,全府同庆,每人可以去账房多领一份月利。”
白妙可跟着补充道:“白家名下店铺的掌柜伙计也一样!”
一时之间,白家上下喜气洋洋,后厨更是从早上就开始准备庆祝的宴席。
没过多久,朝廷派来报喜的官员两位官员带着参加殿试的圣旨到了白府,恭喜的话说了一箩筐,自然收到了白家给的大大的红封,两人笑的见眉不见眼,被白府的下人恭送离开。
榜上有名只是刚开始,到底是否受重用还得看殿试上的表现。
皇帝会在殿试上亲自考校学子,根据他们的回答来分配具体官职。从放榜到殿试有一个月的时间,供学子准备。
哥哥的事情有了着落,白妙可闲来无事又将从康王处搜刮来的书信仔细看了一遍。
除去跟一些官员之间的金钱交易,其中几个纸条上面并没有署名,但是其中提到了西北之地,还有几个白妙可不认识的名字,看上去像是西北人。
她动用了月影阁的势力去查,消息很快传回来,信中提到的阿固郎是西北乌恒国现在的国王。
涉及到西北地区,白妙可就不自觉地联想到二十六年前的西北之战。
据说当时便是这位阿固郎率兵亲征,包围并斩杀余老将军,阿固郎也凭借这次的大获全胜备受乌恒老王及朝中重臣认可,次年便即位成了信任乌恒国王。
这些信件明显不是康王与乌恒国之间的通信,更像是他与另一个官员之间的合谋。
还有一张卷成筒装的小纸条引起了白妙可的注意,上面只有一行字:年底,江南取货。
“江南取货?到底是什么货?”白妙可喃喃自语。
又想到母亲的信上最后提到的江南,她隐约觉得江南有什么东西很重要。
她将这些可能有用的信件仔细收好,派出月影阁的两位杀手前往江南打探消息。
除了之前安排盯着太傅的人以外,又安排了几个人盯着康王的动静。
只不过月影阁的人大多是专业杀手,这种调查相关的事情并不算擅长,她派出去的人一直没传回来什么有用的信息。
与此同时,陆瑜也在查探皇帝派下来的任务。
科举放榜以后他的任务基本就结束了,剩下的殿试等环节自有礼部专门的官员负责。
他便开始着手调查二十六年前的案子。
因为涉及皇家秘闻又是通敌叛国的大罪,当时之情的宫人大多被处死或者遣送出宫,他手下的暗卫辗转多处才寻到一个曾在丽妃宫里伺候的嬷嬷。
她头发已经花白,弯着有些佝偻的腰给陆瑜行礼:“老妇拜见丞相大人。”
陆瑜伸手将她扶起,语气温和地说:“嬷嬷不必多礼,陆某请您过来是想问问当年丽妃的事情。”
听见丽妃的名字,老妇的腰弯的更低了,有些浑浊的双眼更是蒙上了一层泪水。
“你在丽妃身边伺候过多久?”陆瑜问。
“在小姐未出阁时,老妇就伺候在小姐身边,后来伴着小姐入宫,直到……直到小姐没了……”老妇的声音沙哑又哽咽。
陆瑜没想到这位嬷嬷竟然是丽妃当年的陪嫁嬷嬷。
他接着问:“那你应该在余家也呆过一段时间,余家待丽妃娘娘如何?”
提及余家,老妇答的有些语无伦次:“老天不公啊,余家都是好人呐,怎么就遭此横祸,小姐当初就该听老爷的,不该进宫来……我可怜的小姐啊。” ↑返回顶部↑
白妙可跟着补充道:“白家名下店铺的掌柜伙计也一样!”
一时之间,白家上下喜气洋洋,后厨更是从早上就开始准备庆祝的宴席。
没过多久,朝廷派来报喜的官员两位官员带着参加殿试的圣旨到了白府,恭喜的话说了一箩筐,自然收到了白家给的大大的红封,两人笑的见眉不见眼,被白府的下人恭送离开。
榜上有名只是刚开始,到底是否受重用还得看殿试上的表现。
皇帝会在殿试上亲自考校学子,根据他们的回答来分配具体官职。从放榜到殿试有一个月的时间,供学子准备。
哥哥的事情有了着落,白妙可闲来无事又将从康王处搜刮来的书信仔细看了一遍。
除去跟一些官员之间的金钱交易,其中几个纸条上面并没有署名,但是其中提到了西北之地,还有几个白妙可不认识的名字,看上去像是西北人。
她动用了月影阁的势力去查,消息很快传回来,信中提到的阿固郎是西北乌恒国现在的国王。
涉及到西北地区,白妙可就不自觉地联想到二十六年前的西北之战。
据说当时便是这位阿固郎率兵亲征,包围并斩杀余老将军,阿固郎也凭借这次的大获全胜备受乌恒老王及朝中重臣认可,次年便即位成了信任乌恒国王。
这些信件明显不是康王与乌恒国之间的通信,更像是他与另一个官员之间的合谋。
还有一张卷成筒装的小纸条引起了白妙可的注意,上面只有一行字:年底,江南取货。
“江南取货?到底是什么货?”白妙可喃喃自语。
又想到母亲的信上最后提到的江南,她隐约觉得江南有什么东西很重要。
她将这些可能有用的信件仔细收好,派出月影阁的两位杀手前往江南打探消息。
除了之前安排盯着太傅的人以外,又安排了几个人盯着康王的动静。
只不过月影阁的人大多是专业杀手,这种调查相关的事情并不算擅长,她派出去的人一直没传回来什么有用的信息。
与此同时,陆瑜也在查探皇帝派下来的任务。
科举放榜以后他的任务基本就结束了,剩下的殿试等环节自有礼部专门的官员负责。
他便开始着手调查二十六年前的案子。
因为涉及皇家秘闻又是通敌叛国的大罪,当时之情的宫人大多被处死或者遣送出宫,他手下的暗卫辗转多处才寻到一个曾在丽妃宫里伺候的嬷嬷。
她头发已经花白,弯着有些佝偻的腰给陆瑜行礼:“老妇拜见丞相大人。”
陆瑜伸手将她扶起,语气温和地说:“嬷嬷不必多礼,陆某请您过来是想问问当年丽妃的事情。”
听见丽妃的名字,老妇的腰弯的更低了,有些浑浊的双眼更是蒙上了一层泪水。
“你在丽妃身边伺候过多久?”陆瑜问。
“在小姐未出阁时,老妇就伺候在小姐身边,后来伴着小姐入宫,直到……直到小姐没了……”老妇的声音沙哑又哽咽。
陆瑜没想到这位嬷嬷竟然是丽妃当年的陪嫁嬷嬷。
他接着问:“那你应该在余家也呆过一段时间,余家待丽妃娘娘如何?”
提及余家,老妇答的有些语无伦次:“老天不公啊,余家都是好人呐,怎么就遭此横祸,小姐当初就该听老爷的,不该进宫来……我可怜的小姐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