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1 / 5)
此刻她坐在顾喜喜身侧,正在敲一盆风干的核桃。
秋季新鲜的核桃去壳、再去掉苦涩的内皮,与红枣一起磨碎成浆,可做核桃酪。
闲聊了一会儿,顾喜喜已经喝完了蛋花甜汤。
她放下空碗,开始说正事儿。
茶园未来开辟商路,从近到远,免不了先从西北内部开始奠定市场基础。
有了本地茶商的认可,树立根基之后,再谈长线商路,譬如京城,是为循序渐进。
赵媒婆入行多年积攒的见识,此刻便显露出优势。
青田县治下,都有几个茶商,各自家里什么情形,家庭关系如何。
谁家的底子最厚,进货渠道最多,货源倾向江南还是西南。
茶商之间谁跟谁交好,谁跟谁又是死对头,过去曾经发生过怎样的纠缠……
以上种种,赵媒婆皆知之甚多。
不敢说巨细无遗,却已足够顾喜喜了解对她有用的内情了。
茶商们哪个是大户,哪些是小户,本地市场如何分配。
从他们的为人性情,各自优势,进一步推测出他们真正想要什么。
这对将来谈合作会有极大的助力。
顾喜喜认真听完,又提了自己想知道的几个问题。
赵媒婆也全都能给顾喜喜解惑。
顾喜喜释然而笑,递上早就准备好的一袋铜钱,“多谢赵娘子,帮了我大忙。”
赵媒婆瞥了眼那鼓鼓囊囊的钱袋,打趣着推拒:“你来做客闲聊,怎么还给我钱?”
“快快收回去!”
顾喜喜却没有缩手,笑说,“寻常人登你的门问事情,都要付佣金的,这不是规矩么?”
赵媒婆失笑,“别人来问的是谁家儿郎可托终身,谁家好女初长成。”
“跟你不一样!”
顾喜喜说,“都是打听别家情况,都是用上了你辛苦积攒下的这些见识。”
“哪里不一样了?”
她说着,将钱袋子塞到赵媒婆手上。
赵媒婆犹豫了片刻,总算没再推回来。
同为自己做事谋生的女子,赵媒婆能够理解顾喜喜的行事理由。
她笑着说,“那我就不客气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