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眼眸噙笑不动声色,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经慕南钊这么一插话,顾喜喜已经彻底恢复了冷静。
  她本就是有备而来,怎么可能被这点难题打倒?
  顾喜喜神情郑重,再次下拜,“多谢陛下美意,只是民女暂时并无成婚打算。”
  皇帝从上方看着她,不怒自威,“为何?”
  顾喜喜道,“因为民女有太多想做的事尚未实现。”
  “引种西域频婆果、寒瓜、番柿等,让更多大业百姓吃上好吃的瓜果,让农户卖出瓜果挣钱,人人能吃饱穿暖。”
  “西北边境荒地多,若能进一步改良土壤,使得原本只能种燕麦、苜蓿的土地,长出麦子、粟米,或可为朝廷节省军粮。”
  “西北军的大营附近有个眷属村,那里都是将士们的妻儿,可他们常年吃着粗粮,还怕春荒时吃了上顿没下顿。如今西北军分给她们每家一到两亩地耕种,就是希望这些女子也能自给自足,让军中将士无后顾之忧,等同于为国效力。”
  “民女在西北荒山试种了一片频婆果树,交给军眷们认领照料,若挂果赚了钱,我有她们分红,若亏了,我自行承担。”
  ……
  第346章琉璃乳鸽
  顾喜喜越说,心里越不慌张。
  想来皇帝本身也没什么做月老的爱好。
  所谓赐婚,不过是找个手段留她在京城,方便为朝廷卖命罢了。
  只有让皇帝意识到,她不成亲,能创造更多好处。
  比说什么其他的都管用。
  “至于民女这次到京城来,是为了种茶树,在青田县开辟茶山。”
  “西北本地并不产茶,却造出了闻名内外的茯茶。可所有外销往西域、北地的茶,都要途径西北。民女未来想做官茶,从西北开出几条茶贸商路。”
  “另外,民女所在的花池渡村,历年粟米亩产不过三四百斤,去年秋大家第一次用民女提的法子,亩产平均达到五百斤以上。”
  顾喜喜说这番话时,年轻的皇帝听的很认真。
  他早年韬光养晦,离京到封地去,实则内心的雄才大略不输他的父皇。
  先太后外戚一党祸国,排除异己、盘剥百姓、扰乱地方秩序,留下太多窟窿。
  大业朝先与北离大战,后又出兵讨伐外戚。
  几方消耗下来,国库早已不堪重负。
  所以皇帝在初登基时,不得不连番下达休养生息的政令,只为复兴民生。
  而顾喜喜做的,边境维稳、粮食增产、茶贸繁荣、带动商路等等,正好都是皇帝想要的。
  顾喜喜用力向下一拜,全身伏地,“民女还未亲手实现这一切。”
  “求陛下不要这么急着让民女嫁人罢!”
  前一句说的郑重其事,后一句却带着点小女孩儿撒娇央求的意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