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秋节假期的第一天,陶栀在餐厅里帮忙了一整天。
  客流量迎来小高峰,西餐厅被订得座无虚席,连带着后面几天,都被排满。
  按理来说,陶娇坐到那个位置,已经完全是撒手掌柜的程度。但江市市中心这家餐厅生意实在太好,陶娇已经在规划扩展店面的事宜,所以这两天难免对餐厅更加上心。
  祁挽山又在外地谈生意,中秋节那天才能赶回来。
  陶栀见妈妈妈咪都忙得团团转,觉得自己一个人呆在家也不好玩,干脆去餐厅帮陶娇干干活。
  她十四岁的时候,陶娇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育儿经,说不能直接给孩子打钱,要培养她们用劳动赚钱的本领。陶栀自己也乐意,于是就经常去餐厅帮忙端盘子,差点干成店里的员工标兵。
  陶娇眼看着她越干越起劲,越干越熟练,总觉得事情走向不对劲。
  直到后来,她给陶栀转生活费,对方一脸正气义正严辞地说:“妈咪,你转多了,我工资没有这么高。”
  陶娇这才发现大事不妙。
  在她和祁挽山的眼里,女儿就是要富养的,让陶栀去店里帮忙本就是奔着锻炼她的目的去的,哪会料到这般过犹不及。
  陶娇和祁挽山愁坏了。特别是女儿成年之后有了自己的账户,很多转账都会原封不动地退回来。
  祁挽山有时数落她两句:“这下好了,女儿都不收钱了,说不定再过几年就不认妈了。”
  陶娇一脸不服:“不认妈,但肯定会认妈咪啦。毕竟人家陪着她长大的耶。”
  祁挽山笑着点点头:“小栀学说话也是你陪着的,怪不得一口枱南腔,和你一摸一样。”
  陶娇更不服了:“枱南腔怎么了?比你们这发音奇怪的江市话好听太多了好不好?”
  陶娇在辟出来的办公室,透着单向玻璃门看到外面陶栀用流利的英语给客人介绍餐品,突然就想起那些和祁挽山娇嗔过的话,连带着那些年陶栀学说话的情景。
  忽然就很想笑,又想哭。
  想起许多年前,去枱南福利院挑孩子的那天,下着延绵细雨。
  她和祁挽山撑着一顶大伞,淌过湿润水迹,进入老旧的福利院,来领回属于她们的孩子。
  一众闹腾顽皮的小孩里,她们几乎是一眼就看到了角落里的陶栀。
  小女孩生得很可爱,脸颊也白生生的,唇红齿白,小小的一个,文弱安静,睁着好奇的大眼望向她们。
  院长开始对孩子们介绍,说新的领养家庭以后回会去江市定居,愿意跟着走的小朋友可以到前面来,和阿姨们认识一下。
  江市,大城市,象征着两人非富即贵的身份,象征着日后吃喝不愁的物质生活。
  于是,面前的一众小男孩围了过来。他们把胸脯挺得很高,努力笑得可爱,装出来的懂事和活泼不需要火眼金睛也能一眼看破。
  但那个女孩,她过分安静、始终安静,一个人缩在角落,稚嫩眉眼里好像凝着不属于她的东西,没有上来讨好,甚至都没有移动位置。
  陶娇看不透她在想什么。但就是被她身上文弱安静的气质吸引。
  院长看见她们紧紧锁定的目光,心下了然,将两人请进房间,颇为无奈地告诉她们,想领养这个女孩的人很多,但她一直都不愿意跟着领养家庭走。
  祁挽山有些遗憾,想再重新挑一个女孩。但陶娇不愿意,她拧着祁挽山的衣角,说想再试试。
  院长见她这么坚持,犹豫许久,又重新告诉陶娇,这个女孩,她不会说话。
  二人哑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