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3)
锦岁望着外边滂沱的大雨出神,按照规矩,停灵的日子已经到了极限,再不下葬,便是对逝者的不敬。
锦岁站在灵前,最后望了一眼那口棺木。她深吸一口气,那口气里带着彻骨的凉,从喉咙一直凉到心底。
“如意……”她的声音很轻。
“安排下葬罢…”
如意愣了一下,看着锦岁苍白的脸,终究是点了点头:“是,少夫人。”
-
沈老夫人下葬后的第三日,裴府的门房正顶着细雨清扫门阶,忽听街面上传来一阵马蹄声。
抬头望去,只见一队身着朱红锦袍的内侍簇拥着一顶乌木轿子停在府门前,为首的内侍手持明黄卷轴,神色肃穆地高声通报:“太子殿下有旨,慰问裴府。”
锦岁刚将老夫人的牌位供奉进祠堂,闻言连忙带着如意迎了出去。对着内侍进喜深深一拜:“臣妇江锦岁,恭迎殿下圣使。”
进喜上前一步,将卷轴递到锦岁手中,语气缓和了几分:“太子殿下听闻沈老夫人仙逝,深感痛惜。老夫人一生持重,抚育幼子成才,实为女中楷模。殿下特命奴才送来些慰问品,望裴府节哀。”
说话间,身后的内侍已将带来的物品一一抬进府中。
“烦请公公回禀殿下,”锦岁捧着卷轴的手微微发颤,声音里带着未散的沙哑,“臣妇代裴府上下谢殿□□恤,老夫人若泉下有知,定会感念殿下恩德。”
进喜抬眸一笑,刚好对上锦岁苍白的面容。
进喜心中还是有些唏嘘的,裴将军被太子殿下外放临州,本就远离京城中枢现在又是特殊时期,裴将军不能轻易回来。所以沈老夫人的丧事便只能由裴夫人一手操办。
裴夫人虽是世家大族出身,自幼饱读诗书,知晓礼仪规矩,可总归年岁还不过二十。
进喜在宫中见多了后宅妇人的哭哭啼啼、手足无措,像裴夫人这般,能如此沉稳地处理一桩桩事情的,实在少见。一切琐事她都应对得井井有条,言谈举止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从容与干练。这般气度,令进喜由衷敬佩。
想到这里,进喜还是宽慰了锦岁两句。
“裴夫人,”进喜的声音放得很柔,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体谅,“老夫人走得安详,这也是福气。您这些日子操持丧事,已是尽了心尽了力,老夫人在天有灵,定会知晓您的孝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灵堂方向,那里的白幡还在风雨中簌簌作响,又接着道:“人这一辈子,生老病死本就是常事,纵有万般不舍,也得往前看。”
进喜说着,微微躬身行了一礼,语气里满是真诚,“还望裴夫人保重身子,莫要太过伤怀。”
锦岁微微一笑道:“进喜公公说的不错,多谢公公的开解。”
锦岁的笑容很淡,她的嘴角轻轻扬起,牵动着脸颊上浅浅的梨涡。
进喜望着那笑容,竟一时有些恍惚。他见过宫中贵妃们艳若桃李的笑,也见过世家小姐们矜持含蓄的笑,却从未见过这般动人的笑。
顿时让进喜有些不好意思了,于是进喜下意识的摸了摸鼻子,打算道别:“太子殿下还等着奴才回去复命呢,裴夫人,奴才先行告退了。”
“进喜公公稍等…”
锦岁又叫住了刚要离开的进喜,她指尖下意识地攥紧了她的衣角
她思索半晌,最终还是踌躇着开口道:“不知进喜公公可否行个方便在太子面前提及一下我夫君的事情?”
说到这里,锦岁的声音低了几分,带着难以掩饰的苦涩:“臣妇知道,夫君在外放,身负重任,实在不该在此刻扰他。可老夫人的丧仪还未完全结束,按祖制,他这个做孙儿的,理应回来守满七七之期。太子殿下仁厚,想必能体谅这份孝心。”
她抬眼望向进喜,眸子里满是恳切:“再者,自老夫人出事那天起,臣妇便派了人去寻他,如今已然过了好几日,却连半点音讯都没有传回。这几日暴雨连绵,臣妇心里实在不安,总怕他那边出了什么变故。若是公公能在太子面前提一句,问问是否能下一道旨意,让他暂且回京悼唁,哪怕只是回来磕个头就走,臣妇也感激不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