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3)
一路上马车行进的速度并不快,已经是阳春三月末,道路两旁初现了点点绿色,农民们也开始着手备春耕了。
半个月后,陈西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岭南府怀安县城,县令赵维国和赵嫣然早已经在城门口等候多时了。
两方见面的第一刻,赵嫣然赵卢氏母女俩就在马车里哭成了泪人,几年不见哪里会不想念啊。
赵维国看着这一幕有些无奈和心酸,母亲不容易,大房这一脉被庶子继承,她的心情该是何等的难受啊,可是幸福永远比那虚无缥缈的继承家业重要的多。
钱财铺子庄子他们兄妹不缺,离开了庞大家族的束缚,其实该说是幸运的,命都是捡来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最重要。
如今罗双已经生了一双儿女,想来赵卢氏在这里住上一段时日后,很有可能都不愿回京了。
陈西的回归,让怀安县城的老百姓们热烈的夹道欢迎,陈西都回以微笑,心情因为回家而雀跃。
回到陈家村,姜夫子考教了一番至诚至信两兄弟的学业,还是十分满意的,游学一番眼界都开阔了不少,对于读书做学问也是极有好处的。
回家了自然要聚一聚,找来相熟的亲朋好友,痛饮一番必不可少。
赵卢氏一家人作为亲家自然不能缺席,姥爷家大姥爷家大姨家,还有依然是怀安县师爷的李大鹏一家也赫然在列,李旺村的里正李百年一家和李大光桂花婶子一家也来了。
云娘云兰母女俩还有解管事一家都来了,陈西也十五岁了,饮上几杯酒还是可以的。
现如今的怀安县家家户户都是小康的日子,有钱有余粮日子过得很舒心,就连整个岭南府因为桃园书院的建立都在朝着最富裕的州府发展着。
畅饮过后就恢复了平淡的日子,陈西虽然成了护国公,但一切照旧没有任何改变,依然每日去健康医馆看病抓药,闲来无事去桃园书院教教书,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赵嫣然跟自家母亲长谈一番后,也不再被催婚,医术和武功也在逐步精进中,偶尔也会去桃园书院授课,赵夫子这个新的身份她很喜欢。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秋闱很快到来,陈至诚不负众望在乡试中考取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继小三元之后他又成了大夏国年纪最小的解元。
陈至信成绩也不错,以第三名的好成绩成了一名举人,两个人都很高兴,家中又庆祝了一番。
姜夫子的建议是让两兄弟六年后再进京考会试,不然年纪太小即使考取了功名也无法为官,最起码要等两人及冠后才能入朝为官,十六岁刚刚好。
时间不能浪费,在督促两人做学问的同时,还让他们兼任桃园书院低年级的授课夫子一职。
姜夫子说这是一种很好的历练,实践下来也确实如此,就连陈至信在这个过程中性子都被磨练的越发沉稳,颇有几分长兄陈至诚的样子,姜夫子十分满意。
至于最为满意的地方,还是陈至信同自家孙女礼部侍郎姜衡独生女姜清涧定亲的事情。
就是陈西第一次参加除夕宫宴那次,在皇宫门口见过的姜家小姑娘,因为太想念爷爷了就在过年时来了怀安县,这来了就不走了,轻轻松松的将陈至信给拿下了。
姜清涧比陈至信大三岁,女大三抱金砖两家人都十分满意这桩亲事。
两家商定等陈至信殿试后就成亲,但身为长兄的陈至诚却要再等上几年,因为这位未来长嫂张汐比陈至诚整整小了五岁,至少需要等她十六岁及笄才能成亲。
陈西同样有的等了,两个弟弟都订了亲任务却没完成,恐怕真的要等到他们成家立业了。
第89章 农女麦苗五十三
时间从来不会为谁而停留,六年一晃而过,陈西和家人们再次回到了大夏国京城。
这次来是为了两个小弟陈至诚和陈至信参加春闱会试,这次的考试需要考生连考九天,对于体力的消耗极大,幸好两兄弟都是练武之人完全可以轻松应对。
两人带上陈氏火锅出品的方便面套餐进入了考场,一看其他考生同样人手一份味美价廉又极为方便的方便面套餐入场,可以说大夏国人没有人不知道陈氏火锅和陈氏美装的。
陈绵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了,更是陈氏商行的对决掌舵人,生意已经做到了周边邻国,真正实现了日进斗金,陈氏商行一共分成五份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