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3)
路远骁坚定的回答道,“师父放心,徒儿谨记于心。”
“好,那就和你师姐一样先从学医开始吧,至少我的徒弟不能栽在别人的毒药之下。”
路远骁一脸的生无可恋,慢慢学武之路可有的磨了。
陈西在心里偷笑,就是要好好磨磨你的性子,以为拜师是那么简单的事吗,吃苦只是最轻松的一项技能。
第80章 农女麦苗四十四
陈西现在已经收了两个徒弟,一个十七岁的赵嫣然一个十六岁的路远骁,猜测着两人朝夕相处下来会不会发展成一对情侣。
但很遗憾,两人的姐弟情越来越深厚,赵嫣然始终心无旁骛的钻研医术,而路远骁在努力学习医术和苦学武艺之余还总是跑到大姐陈绵身旁晃悠。
起初,十四岁的陈绵还爱搭不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眼神却越发的暧昧,而身为路远骁的大哥路远行好似默许了这样的事态发展。
就连路远行发妻徐楠霜都时常去陈氏美装找陈绵聊天,俨然开始向着未来好妯娌发展了。
这一年的秋闱过后,京城那边就来了赐婚圣旨,两个主角正是大姐陈绵和路二公子路远骁,随行而来的还有三位户部官员,是皇上派来参与粮种改良深入研究的。
陈西只是阐述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就让路远行领着他们去实行了,毕竟第一批试验村的粮食产量已经提升了两成,照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就好了。
那些国家生计并不需要陈西过分操心,她只关心她的家人她的任务,大姐陈绵不仅被赐了婚,还被封了县君封号,虽然只是个空头名号也好过民女一枚吧。
这样大姐陈绵与路远骁的身份也算是大体门当户对了。
陈西知道这是当今皇上对她给大夏国做出粮种改良的奖赏,陈西表示还算满意,路远骁也的确是大姐陈绵的良配,毕竟在古代能两情相悦的情侣可谓凤毛麟角实属难得了。
而更让陈西高兴的是今年秋闱,年仅七岁的两个小弟都连中了府试和院试一举考中了秀才,陈至诚仍然是连中甲榜第一名,称为案首,更是大夏国岭南府有记录以来年纪最小的小三元。
接下来就是勤学苦读准备三年后的乡试了,若是陈至诚再拿个第一名回来,说不定现在的小三元也会是不久后的大三元呢。
姜夫子笑得合不拢嘴,当晚就跟姥爷和大姥爷三人痛饮了一番,当然下酒菜是陈西亲自掌勺的。
一旁殷勤打下手的陈至信有些讨好的说道,“二姐,你看我都考中秀才了,是不是可以不读书了,我长大了想去参军当大将军!”
陈西只轻轻的一个眼刀子过去,“那种后果你不会想要尝试的,等你考中进士你二姐我亲自送你去军营。”
陈至信觉得自己可以再再拼一把,不就是再等六年吗,那时自己也不过才十三四岁,正是大夏好儿郎大展拳脚的时候呢,顿时精神饱满的去练武了。
陈西觉得自家两个弟弟都是可造之材,长的又好,都已经开始担心他们将来会不会被公主啥啊给当街抢亲了。
又是一年春去秋来,粮种改良技术已经初步成熟,也已经在大夏国境内开始大面积种植,地方粮仓和国家粮仓越发充盈,农民们也终于有了每日都能填饱肚子的希望了,毕竟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重。
经过几年的经营和建设,现如今的怀安县民众富足安乐,每家有余粮每晚夜不闭户,乞丐和强盗都销声匿迹,村里建私塾镇上有学堂。
陈西还自掏腰包在县城建立了一所综合性书院,名为‘桃园书院’。
无论男女,从镇上学堂毕业皆可入学桃园书院,书院内分了很多不同学科。
有专攻科举的,由姜夫子这位大夏国大儒管理教授,因此也吸引来了一大批外地学子求学。
有医学科,由陈西和很多当地的名医授学,西医和中医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或者同步学习。
有土木技术学科,主要学习建房木工瓷器等实用技术。
有刺绣纺织学科,陈西招募了岭南府内很多技术超群的绣娘们教授感兴趣的学生们,陈西还改良了现在的纺织技术,使得原本复杂的程序变得简单省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