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 / 4)
陈跃接过这碗焖饭,笑而不语。见朱明还想再说什么,就踩了他一脚。
与此同时,江清澜来到安国长公主府时,也带了一锅松茸火腿焖饭。
哪知道,今天有些不同。长公主不像往日一般,等着她的吃食,而是摆了一桌宴席。
见到人来,长公主拉着她的手坐下:往日,都是我尝你的手艺了。今次,也请你尝尝我府上的菜。
江清澜细看,降香檀的圆桌上,摆着石榴、荔枝、真柑、乳梨、杨梅、花木瓜等鲜果。
有些并非是时令之物。
也只有公主府,才凑得出这新鲜的四时果品。
除了果物,雕花蜜煎更是精致。因为水果储存不易,本朝官设蜜饯局,市井里,也有各色蜜饯铺子。
均是将果品刀刻雕花,之后再以蜜渍,变作蜜饯,以延长保存期。
此时,桌上有雕花梅球儿、蜜冬瓜鱼、雕花金橘、青梅荷叶儿、蜜笋花儿等十数种[1],雕的是四时花卉、飞禽走兽,皆是巧夺天工、栩栩如生。
江清澜正因之咋舌,长公主却夹了一片鱼生到她碗里,道:刚钓上来的鲷鱼,来尝个鲜。
那鱼片鲜嫩细白,切得如蝉翼一般薄。透过鱼肉,碗里的海棠花清晰可见。
小碟子里另有绿色的酱,便是芥末了。
在古代,生鱼片又被称鱼生、鱼脍、脍或鲙。长久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古代人民的美食。
苏轼得了红眼病,大夫嘱咐他不可吃生鱼片,他却说:不吃的话,我的嘴不答应;吃了的话,我的眼睛不答应。这可如何是好?[2]
这些历史,江清澜是知道的,但考虑到此地没有抗生素,她一直对生食比较排斥。平时也不准团团吃。
此时,长公主夹菜,她不能拒绝,便略沾了些芥末,尝了一块。
鱼生清鲜中带着一丝丝回甜,肉质细腻、入口即化。
因为没有丁点儿腥味儿,让人恍觉,不是在吃肉,而在吃什么有着肉香味儿的果物。
确实别有风味,勿怪乎爱鱼生者众。
长公主又介绍了炉焙鸡、水晶脍、灌汤包数种临安地道美食。
所谓炉焙鸡,由蜜汁腌制过的仔鸡,在炉火慢烤而成。
有婢子上手轻轻撕开,裹挟着果木烟香的热气蒸腾而起,直往鼻子里钻。
外皮焦黄呈琥珀色,十分酥脆。内里却嫩滑多汁,淌出晶晶亮的汁水,令人食指大动。
灌汤包与现代的颇为相似。
小骨碟里,只放了一个包子,就占满了。那包子灌了满满的蟹黄汤汁,正微微晃动着。透过极薄的皮儿,清晰可见。
水晶脍就更有意思了。
脍的本意是切得很细的鱼、肉。孔子有所谓的脍不厌细。也就是说,这道菜最后是切成细丝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