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尤其是,眼下靖安帝拿出来考问他的事例,还是在前年冬猎时真实发生的例子。
  当时,他射杀的猎物最多,而三皇子活捉了三只猎物。
  按理说,奖赏该给他。
  瑞王却说:“三弟不忍杀生,怀有仁德之心,这奖赏应该给三弟。父皇是以仁德治国,令百姓爱戴和拥护。三弟有父皇的风范,我们该以三弟为榜样。”
  众臣纷纷附应瑞王的建议,最后奖赏给了三皇子。
  隔日,三皇子活捉的几只猎物,尽数死了。
  不少人猜疑是他做的。
  誉王想起这件事,心底戾气翻涌。
  他虽然不是什么善茬,但也不至于做这般不入流的事。
  在他看来,三皇子与他是同一类人,最是伪善。
  誉王思索了一番,斟酌着说道:“父皇,赏罚分明,射杀猎物最多的人,应当拔得头筹,但是活捉猎物的人,不忍杀生,怀有仁慈之心,应当再给予别的奖赏。”
  誉王的回答,就这一场狩猎规则而言,极为公允,挑不出任何错。
  靖安帝之所以重新把这一桩旧事拿出来考问誉王,是想看看誉王心境是否真的转变了。
  显然,从誉王的回答中,仍旧可以看出誉王注重规则,并不在意品德方面,所以并不认可将奖赏拨给活捉猎物的人。
  给活捉猎物的人,另行给予奖赏,不过是为了迎合他,以此通过他的考验。
  靖安帝心里很清楚,这个儿子非常聪敏,有城府,有手段,很适合做皇帝。
  只可惜,少了仁德与胸怀这两样最重要的品性。
  靖安帝在心里叹息,一个人再如何改变,也改变不了本性。
  誉王的本性就是如此。
  “你说得不错,规则不能乱,但是品性至纯至善的人,也应该给予鼓励。”靖安帝拍一拍誉王的肩膀:“至于和亲一事,大周向来以礼为范,应当以大局为重,你择个吉日将广宁公主迎入王府。”
  誉王应声:“儿臣领命。”
  “这一路上舟车劳顿,你先回府好好歇息。”靖安帝摆一摆手:“退下吧。”
  “是,儿臣告退。”
  誉王行了告退礼,退出太极殿,望着长长的阶梯,脸色渐渐冷沉下来。
  靖安帝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透过答案看破他的内心。
  第536章 他赌不起
  太极殿内,只剩下靖安帝与曹公公两个人。
  曹公公听到靖安帝考问誉王,心下有些诧异。
  毕竟,靖安帝将三皇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养,显然是将三皇子当做继承人栽培。如今考问誉王,莫非是有了改立誉王为太子的想法?
  靖安帝看出曹公公的疑惑,倒也没有隐瞒:“誉王是朕几个儿子里头,最有手段和魄力的一个儿子。若是他当真转了性子,心里存了仁慈,大周交到他的手里,最合适不过。说不定,在他的带领下,大周还能再上升一个高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