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2 / 3)
这般昏庸至极的做法,竟然只是为了迅速的增强北齐的兵力。
哪怕是当初乱世背景下的耕战合一,也会给各家留丁。
更何况,那时没有科举,只有军功爵制。
这是做官的唯一途径。
有田地有爵位。
百姓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战。
赵颐听了便觉得头疼,这些道理,北齐帝不会不知道,竟然还是这么做了,这其中恐怕另有隐情。
他按揉着眉心:“原来增加赋税,就已经让各地的百姓活不下去了,他们对朝廷极为不满,但是碍于朝廷派了重兵镇压,方才维持了表面的平静。”
“如今征兵的政令一下,已经有几个地方上的百姓不服从征调,集结起来与官兵对抗,双方死伤惨重。”
“当地的官员见百姓全都豁出性命与官府对抗,不但不愿意交税收,还不愿服从征调,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向上峰递交折子,请求增调兵力去镇压。”
说到这里,他冷笑一声:“想要增调兵力,岂是这么容易的事?等一层层报上去,支援的兵力还没有到,只怕官府就被起义的百姓给攻陷了。”
北齐的所作所为,将会导致覆灭。
何须大周动手?
-
而远在都城的北齐帝,连夜收到折子,当即就慌了。
第529章 自毁自灭
北齐帝立即召见右柱国刘峥嵘,等他一进殿,便猛地将手里的折子朝他甩去。
只听“啪”的一声,折子重重地拍在刘峥嵘的脸上,他的脸颊顿时一片通红。
刘峥嵘却不敢用手去捂住脸颊,“扑通”跪倒在地上。还未等他开口请北齐帝息怒,便听到北齐帝怒气腾腾的声音在他头顶响起。
“你看看你办的好事,给朕捅出这么大个篓子,就算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刘峥嵘吓得浑身哆嗦,急声辩解道:“陛下,老臣是按照您的旨意去办的事啊。这一个多月以来,只有皇城及其周边的百姓将赋税交齐了,收来的税银全都已经收入国库。”
“至于远离皇城的百姓,各个都是刁民,别说多交一成税,就连原来的税收也不愿缴纳,还纷纷借着朝廷增加税收的政令闹将起来。”
“事到如今,你竟然还敢欺瞒朕。”北齐帝怒不可遏,用手指虚点着刘峥嵘:“你说说看,除去皇城周边的州郡,其他地方多征了几成税收?你若再多说一句不实之言,朕便治你个欺君之罪,砍了你的脑袋。”
刘峥嵘不敢再狡辩,额头紧紧地贴着地面。
“你们一个个当朕是个摆设,捂上了耳朵,蒙住了眼睛,听不见宫外的动静,也看不见宫外发生的事?”北齐帝痛心疾首地说道:“朕如此信任你,将攸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交由你去办,你却欺上瞒下,给朕搞得天下大乱。”
“陛下,臣罪该万死。”刘峥嵘心知北齐帝压在心头的怒火还未完全发作出来,一下又一下地磕头:“老臣也是为了北齐着想,不得不出此下策啊。”
他不敢喊冤,但是字字句句都在诉说着他的委屈,和他的不得已:“实在是今年的收成不好,即便比往年多征收了一成税,还是比不得往年不加税时的数目。”
“若是各地都只是增加一成税收,哪里够支付军饷和军粮呢?老臣深知陛下是这世间少有的明主,心里装着百姓,定然不会同意再往上加税。”
“可北齐的国力薄弱,处境艰难,若是大周趁虚而入,又该如何应对呢?于是,老臣心里想着,只要能为陛下创下大业,建立万世之功,就算成为北齐的罪人,也是值得的。”
说到这里,刘峥嵘为了表明他的决心,摘下头上的乌纱帽:“老臣便斗胆擅自做主,与户部尚书商议了一番,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了两成税收。” ↑返回顶部↑
哪怕是当初乱世背景下的耕战合一,也会给各家留丁。
更何况,那时没有科举,只有军功爵制。
这是做官的唯一途径。
有田地有爵位。
百姓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战。
赵颐听了便觉得头疼,这些道理,北齐帝不会不知道,竟然还是这么做了,这其中恐怕另有隐情。
他按揉着眉心:“原来增加赋税,就已经让各地的百姓活不下去了,他们对朝廷极为不满,但是碍于朝廷派了重兵镇压,方才维持了表面的平静。”
“如今征兵的政令一下,已经有几个地方上的百姓不服从征调,集结起来与官兵对抗,双方死伤惨重。”
“当地的官员见百姓全都豁出性命与官府对抗,不但不愿意交税收,还不愿服从征调,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向上峰递交折子,请求增调兵力去镇压。”
说到这里,他冷笑一声:“想要增调兵力,岂是这么容易的事?等一层层报上去,支援的兵力还没有到,只怕官府就被起义的百姓给攻陷了。”
北齐的所作所为,将会导致覆灭。
何须大周动手?
-
而远在都城的北齐帝,连夜收到折子,当即就慌了。
第529章 自毁自灭
北齐帝立即召见右柱国刘峥嵘,等他一进殿,便猛地将手里的折子朝他甩去。
只听“啪”的一声,折子重重地拍在刘峥嵘的脸上,他的脸颊顿时一片通红。
刘峥嵘却不敢用手去捂住脸颊,“扑通”跪倒在地上。还未等他开口请北齐帝息怒,便听到北齐帝怒气腾腾的声音在他头顶响起。
“你看看你办的好事,给朕捅出这么大个篓子,就算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刘峥嵘吓得浑身哆嗦,急声辩解道:“陛下,老臣是按照您的旨意去办的事啊。这一个多月以来,只有皇城及其周边的百姓将赋税交齐了,收来的税银全都已经收入国库。”
“至于远离皇城的百姓,各个都是刁民,别说多交一成税,就连原来的税收也不愿缴纳,还纷纷借着朝廷增加税收的政令闹将起来。”
“事到如今,你竟然还敢欺瞒朕。”北齐帝怒不可遏,用手指虚点着刘峥嵘:“你说说看,除去皇城周边的州郡,其他地方多征了几成税收?你若再多说一句不实之言,朕便治你个欺君之罪,砍了你的脑袋。”
刘峥嵘不敢再狡辩,额头紧紧地贴着地面。
“你们一个个当朕是个摆设,捂上了耳朵,蒙住了眼睛,听不见宫外的动静,也看不见宫外发生的事?”北齐帝痛心疾首地说道:“朕如此信任你,将攸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交由你去办,你却欺上瞒下,给朕搞得天下大乱。”
“陛下,臣罪该万死。”刘峥嵘心知北齐帝压在心头的怒火还未完全发作出来,一下又一下地磕头:“老臣也是为了北齐着想,不得不出此下策啊。”
他不敢喊冤,但是字字句句都在诉说着他的委屈,和他的不得已:“实在是今年的收成不好,即便比往年多征收了一成税,还是比不得往年不加税时的数目。”
“若是各地都只是增加一成税收,哪里够支付军饷和军粮呢?老臣深知陛下是这世间少有的明主,心里装着百姓,定然不会同意再往上加税。”
“可北齐的国力薄弱,处境艰难,若是大周趁虚而入,又该如何应对呢?于是,老臣心里想着,只要能为陛下创下大业,建立万世之功,就算成为北齐的罪人,也是值得的。”
说到这里,刘峥嵘为了表明他的决心,摘下头上的乌纱帽:“老臣便斗胆擅自做主,与户部尚书商议了一番,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了两成税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