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3 / 3)
北齐帝的举措令几位大臣感到意外,随即想到北齐帝只剩下这么一个儿子,让广陵王参与机密之事也在情理之中。
只不过广陵王的身世特殊,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导致百官分为两派。
一部分朝臣支持广陵王,他不仅深得民心,还是几个王爷里头最出挑的存在。若是他成为北齐的帝王,必定会带领北齐走向新的高度。
虽然他身上有一半大周的血脉,但不全是坏处。
这一层身份运用得好,对于如今的北齐而言,反而利大于弊。
毕竟当下的北齐不如先帝时期强盛,与大周的国力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与国破家亡相比,广陵王的身世又算得了什么?
他们看得很分明,靖安帝与广陵王是舅甥关系,又因着仪贞公主的缘故,靖安帝对广陵王十分偏爱。在不涉及到大周核心利益的前提下,两国能够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不仅可以共同抵御外敌,还可以增加经济往来,互利互惠。
只要在靖安帝执政期间,北齐不对大周动歪心思,两国便能一直相安无事,有充足的时间让广陵王将北齐治理得国富民安,兵强马壮。
等到靖安帝退位,大周新帝登基,就算两国不能再保持友好的关系,而那时的北齐也恢复了元气,有实力与大周抗衡。
他们并不担心广陵王会向着大周,在他成为北齐的帝王之后,便与北齐成为了一体。不会因着与大周的私情,而罔顾国家的利益。
↑返回顶部↑
只不过广陵王的身世特殊,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导致百官分为两派。
一部分朝臣支持广陵王,他不仅深得民心,还是几个王爷里头最出挑的存在。若是他成为北齐的帝王,必定会带领北齐走向新的高度。
虽然他身上有一半大周的血脉,但不全是坏处。
这一层身份运用得好,对于如今的北齐而言,反而利大于弊。
毕竟当下的北齐不如先帝时期强盛,与大周的国力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与国破家亡相比,广陵王的身世又算得了什么?
他们看得很分明,靖安帝与广陵王是舅甥关系,又因着仪贞公主的缘故,靖安帝对广陵王十分偏爱。在不涉及到大周核心利益的前提下,两国能够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不仅可以共同抵御外敌,还可以增加经济往来,互利互惠。
只要在靖安帝执政期间,北齐不对大周动歪心思,两国便能一直相安无事,有充足的时间让广陵王将北齐治理得国富民安,兵强马壮。
等到靖安帝退位,大周新帝登基,就算两国不能再保持友好的关系,而那时的北齐也恢复了元气,有实力与大周抗衡。
他们并不担心广陵王会向着大周,在他成为北齐的帝王之后,便与北齐成为了一体。不会因着与大周的私情,而罔顾国家的利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