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2 / 4)
贤王嫌他们碍眼:“行了,你们散了吧。”
众臣如释重负,纷纷告退。
等他们一走,贤王抄起茶杯砸在地上,发泄心里憋闷着的一团怒火。
一旁的张未平却意识到这几位大人的态度,与当初他拿银子时的态度,完全是两个样子。
并不像没有法子,而是他们不愿意为贤王效力了?
“殿下,属下倒是有一个法子。”张未平抿了抿唇,迎上贤王的目光,献上计策:“祸水东引。”
-
几日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到了吏部尚书夫人的寿宴。
贤王按照北齐帝的吩咐,特意准备一份厚礼,带去吏部尚书府。
老太太七十大寿,寿宴举办得很隆重。
都城里的达官显贵全都来了。
贤王为了显出地位,最后一个到的尚书府。
吏部尚书亲自招待他。
贤王正准备把寿礼奉上,却见众人的目光看向他的身后。
他转头望过去,只见一群人簇拥着老太太去往府门口。
不等他看清,一个小厮快步跑过来,对吏部尚书说道:“老太爷,府里来了贵客,老太太带着府里的亲眷去迎接了。”
第488章 起义
贤王自认为是吏部尚书府最尊贵的客人,还有什么人能够让尚书夫人亲自去迎接?
按照礼仪规制,尚书夫人是寿星,又有诰命在身,只管在屋里等着宾客给她贺寿。倘若宾客的身份比她高,也不必出门迎接,等贵人进屋之后,再行请安之礼。
尚书府如此兴师动众,不知道内情的还以为是宫里来人了呢。
贤王与吏部尚书的关系极好,这才当面送上贺礼。
如今他看着吏部尚书一门心思都放在即将要到访的贵客身上,便示意随从把贺礼送去前厅专门收礼的地方去登记。
“殷大人,府里还来了什么贵客?”
贤王目光探究地盯着吏部尚书布满皱纹的脸。
张未平说拥趸他的人,已经有了二心。
可他是不信的。
这些大臣为他筹谋多年,费了不知多少心血,怎么会在临门一脚就撤了呢?
他一字一句地问道:“你不用去迎接?”
吏部尚书没想到贤王会解了禁足,并且亲自来参加他夫人的寿宴。
如今倒好,正巧跟广陵王妃碰面了。 ↑返回顶部↑
众臣如释重负,纷纷告退。
等他们一走,贤王抄起茶杯砸在地上,发泄心里憋闷着的一团怒火。
一旁的张未平却意识到这几位大人的态度,与当初他拿银子时的态度,完全是两个样子。
并不像没有法子,而是他们不愿意为贤王效力了?
“殿下,属下倒是有一个法子。”张未平抿了抿唇,迎上贤王的目光,献上计策:“祸水东引。”
-
几日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到了吏部尚书夫人的寿宴。
贤王按照北齐帝的吩咐,特意准备一份厚礼,带去吏部尚书府。
老太太七十大寿,寿宴举办得很隆重。
都城里的达官显贵全都来了。
贤王为了显出地位,最后一个到的尚书府。
吏部尚书亲自招待他。
贤王正准备把寿礼奉上,却见众人的目光看向他的身后。
他转头望过去,只见一群人簇拥着老太太去往府门口。
不等他看清,一个小厮快步跑过来,对吏部尚书说道:“老太爷,府里来了贵客,老太太带着府里的亲眷去迎接了。”
第488章 起义
贤王自认为是吏部尚书府最尊贵的客人,还有什么人能够让尚书夫人亲自去迎接?
按照礼仪规制,尚书夫人是寿星,又有诰命在身,只管在屋里等着宾客给她贺寿。倘若宾客的身份比她高,也不必出门迎接,等贵人进屋之后,再行请安之礼。
尚书府如此兴师动众,不知道内情的还以为是宫里来人了呢。
贤王与吏部尚书的关系极好,这才当面送上贺礼。
如今他看着吏部尚书一门心思都放在即将要到访的贵客身上,便示意随从把贺礼送去前厅专门收礼的地方去登记。
“殷大人,府里还来了什么贵客?”
贤王目光探究地盯着吏部尚书布满皱纹的脸。
张未平说拥趸他的人,已经有了二心。
可他是不信的。
这些大臣为他筹谋多年,费了不知多少心血,怎么会在临门一脚就撤了呢?
他一字一句地问道:“你不用去迎接?”
吏部尚书没想到贤王会解了禁足,并且亲自来参加他夫人的寿宴。
如今倒好,正巧跟广陵王妃碰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