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的一番话说得大义凛然,倒显得北齐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偏偏北齐帝挑不出错,还得重惩贤王,堵住赵颐的嘴。
  “这个孽障,竟然敢贪赃枉法,倒持仁义,殃害百姓。”北齐帝勃然大怒,吩咐刘公公:“你去把贤王带进宫。”
  刘公公领命出宫去贤王府请贤王进宫。
  贤王见刘公公面色凝重,有心想探一探口风。
  但是刘公公瞧不上他,往常无论他如何旁敲侧击,都不会透露半点口风。
  突然间,贤王记起他回京都那一日,北齐帝隐约透露要册立他为太子。
  莫非今日父皇派人请他进宫,是为了商量册立太子的事宜?
  想到这里,贤王特地换上蟒袍,满面春风地进宫。
  第463章 目的达成
  贤王在刘公公的带领下,畅通无阻地来到养心殿。
  一进殿,贤王便瞧见了赵颐。
  赵颐不是在永庆郡吗?
  怎得突然回京都了?
  还是全须全尾地回来了。
  贤王压下眼底的惊讶,脑海里的思绪翻涌。
  父皇绝对不会当着赵颐的面商量册立他为太子的事儿,莫非是赵颐在永庆郡查出他与冯之焕之间的勾当,递折子告他的状?
  想到这里,贤王慌了神,还没想好应对之策,便看到了北齐帝压在手肘下的圣旨,稍稍定了定心:“父皇,您传儿臣进宫是有要事商议吗?”
  “混账东西。”北齐帝抄起几本册子朝贤王砸去:“你看看你干的好事。”
  贤王吓得一个激灵,手忙脚乱地接住一本册子,只是看了一眼里头的内容,他的脸色“唰”的白了,扑通跪在地上喊冤:“父皇,儿臣冤枉……”
  “这几本册子详细记载了你与冯之焕的账目往来,以及哪月哪日通了信,密谋了哪些事迹。”北齐帝虽然昏庸无能,但是也清楚赵颐敢把这些册子带来告发贤王,那么他手里一定握有铁证:“你再不认罪,朕便将你的案子交由三法司,到时候就算是朕也保不了你。”
  贤王听出北齐帝话里的意思,他现在认罪的话,不会重惩了他。若是他拒不认罪,那就依法办事。
  他不仅贪污受贿,还草菅人命,强抢民女当瘦马,以此来维护各方的关系。
  虽然以他的身份罪不至死,但是败坏了名声,还如何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的继承大统?
  “之前北齐和大周的战事吃紧,儿臣听说国库亏空,父皇每日寝食难安。我想替父皇分忧,可我每个月的进项不过是杯水车薪,压根解决不了国库亏空的问题。”
  “在……在这个时候,冯之焕求到我的跟前,他说保住了国家,百姓才能安稳。我们只是暂时从百姓手里借点银子,等解了国库短缺银子的燃眉之急,到时候再加倍奉还给百姓。我受到了冯之焕的蛊惑,这才做了糊涂事。”
  “历朝历代都是国库亏空,然后取之于民,我这么做,本来也没有错。只是冯之焕骗了我,不择手段的欺压百姓。等我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落了把柄在他的手里,被他逼得一错再错。”
  贤王避重就轻,哭诉自己是被逼无奈:“我会把贪污受贿的钱财全都还给百姓,再变卖府里值钱的物件,凑齐一万两银子救济永庆郡的灾民,弥补我先前犯下的大错。”
  赵颐听到贤王只提贪污受贿的事儿,别的罪名一概不提,不由得冷笑一声:“历朝历代国库亏空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再掠之于商,商被压榨完了,则掠之于官,最后便是官反,商叛,民起,国亡。这个道理,陛下和贤王不会不懂吧?”
  虽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莫说是天子,就算是皇子犯法,只要天子想保,便不会重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