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儿子的要求已经跟汗阿玛和额娘说过了,剩下的就听您二位安排吧。”永琏道。
  “嫡福晋我们安排,那侧福晋呢?”皇后问。
  “啊?一定要有侧福晋吗?”永琏闻言不由皱眉,“我不想要侧福晋,大哥都没有侧福晋。”
  皇后:“……瞧你这表情,给你纳侧福晋又不是在害你。罢了罢了,不要就不要,侍妾也不要?”
  永琏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皇后:“……”
  皇后心说儿子这点倒不像皇上,站在未来儿媳妇的角度来说,这是好事。
  永璜成亲后,和大福晋如胶似漆,皇后也不会在这时候给他安排侍妾格格。
  大福晋对她这位嫡母很恭敬,每日殷勤侍奉。
  皇后对她也很和善,虽然宫里俭省开支,还是陆陆续续给大福晋送了些首饰衣料,也给大福晋的额娘赏赐了一些东西。
  自从国内能生产毛呢后,毛呢的价格就降了下来。喜塔腊家的妾室都能穿得起毛呢了。
  还有山西那边新出的毛毯绒毯,冬天盖在身上特别暖和。
  喜塔腊家知道这生意好,就让家里几间铺子专卖这些毛毯绒毯和洋缎洋布。
  有了赚钱的门路,来保也就不稀罕下面孝敬的那些钱财了。不该收的一律拒之门外。
  京中很多人家和喜塔腊家差不多,家里乘着东风,要么卖纺织品,要么卖咖啡,赚得盆满钵满,宁愿把精力花在做生意上,也不愿收下面孝敬。
  毕竟收了孝敬要办事,办不成事儿很有可能被反咬一口,得不偿失。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很多人贪心不足,见着海外贸易如此赚钱,就想插一脚。
  可海外贸易掌握在朝廷手里,其他人想赚这钱只能走私。
  下半年,广东、浙江等临海的地方,陆陆续续发生了几件走私的案件。
  走私毛呢、丝绸、茶叶之类的就算了,还有人卖粮食的。
  乾隆大怒,一缕严查,这一查不要紧,查到了直隶总督高斌的儿子高恒家奴身上。
  若无高恒庇护,他家奴才怎么敢干走私的勾当?
  永琏知道高恒后来在两淮盐运史任上贪了特别多,这人不可重用。得知高恒出事,就又添了把火。
  高恒在户部当差,负责张家口等地的税务。永琏他们去年东巡时,见过去地方上收税的高恒。
  永琏就说高恒这人看起来像个能臣,其实油滑得很
  ,远不及他阿玛勤勉。
  乾隆听进去了,晚上高贵妃又为弟弟求情,乾隆就露出几分不耐烦,心说连永琏都察觉高恒这人不行,走私的事儿又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朕若宽纵高恒,外面人定然以为是你替他求情,这样反而连你的名声都受了牵连。”乾隆说完,就站起身要走,让贵妃自己想想。
  因为贵妃身体不好,乾隆对贵妃一向十分怜爱,说话都温声细语的。这还是头一回在贵妃跟前冷脸。
  加上弟弟不争气,贵妃心中郁结,就生了病。到冬天时,她已经病的下不了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