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允禄是知道永琏的,比起四书五经,这小侄孙更喜欢数学和科学,为了让他写出好文章,也真是难为舒赫德和阿桂了。
  弘昼则在心里默默点评,二侄子的字比四哥小时候还好。
  炫耀完儿子,乾隆才说起今日的正事,他打算明年奉太后去盛京祭拜祖陵。
  前两年他就想去,被朝臣们以沿途百姓粮食欠收,出行会增加百姓负担等理由拦住了。这两年在蒸汽犁的帮助下,直隶和关外收成都不错,乾隆就想重新把这件事提上日程。
  结果他派去勘察路线的人却说,关外好几处发生水灾,仍不宜前往。
  乾隆登基以来,一直没有东巡过,心中始终不安,一是他这人很重礼,二是关外乃龙兴之地,东巡有着非凡意义。
  总因为盛京有水灾旱灾一再推迟,也不是个事儿。
  正好盛京将军额尔图进京述职,乾隆就询问他关外情形,额尔图表示,盛京周围虽有几处遭逢水灾,但不影响明年出行。
  乾隆就有点不高兴,感觉之前勘察路线的人在糊弄他。又不让他掏钱,他为何一再阻拦?
  乾隆现在已经拍板,明年秋天就去,让盛京那边早点准备着。
  叫允禄和弘昼来,一是通知他俩明年秋天留京城看家,二是让允禄带礼部修订祭拜祖陵的礼仪和乐舞。
  允禄和弘昼其实都不希望皇上出门,从前不觉得,经历了先帝朝,允禄才知道皇上出巡和不出巡的区别。
  康熙每年都往外跑,虽然是有特殊意义的,但沿路花费的银钱也不少,沿路官员借此搜刮百姓,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万的亏空。但先帝一朝,先帝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景陵,省了不少银子。
  但允禄也不好再说劝阻的话,只能答应下来。
  三人正商议,李玉急匆匆进来,“皇上,果亲王府来人,说十七爷不太好了。”
  “什么?不太好了是什么意思?”允禄闻言,一下就站了起来。
  前两天允礼带着火器营的人去南苑试射新火器,回府后就染了风寒,还传了太医。
  因为这两年他也一直病病歪歪的,大家都没当回事。
  听李玉这么说,乾隆也急了,叫果亲王府的人进来回话。
  来人说,自家王爷一开始只是普通风寒,但昨日下午烧起来,然后就失去了意识。
  乾隆立刻道:“走,朕和十六叔、五弟一起去看看他。”他说着要去后面换衣服,走到一半又吩咐李玉,“去尚书房把弘曕叫来。”
  李玉答应一声。
  弘昼还不明所以,悄悄问允禄,“叫六弟干嘛?”
  允禄心里已经猜到了几分,皇上这是想让弘曕给老十七延续香火呢。
  他就是白捡了一个亲王爵位,自然不反感这种事。
  十七弟家虽不是世袭罔替的亲王,家业却也十分丰厚,上面只有两位福晋要孝敬,比自己当年还轻松。
  弘曕这小子,怪有福气的。
  只是可惜十七弟,这两年一心铺在改良火器上,还没见到多大的成果。他这一去,弘曕能继承他的家业,却不能继承他的本事。
  去果亲王府的路上,乾隆让弘曕和自己坐一辆车,给他讲了自己的决定。
  乾隆很会哄小孩,只和弘曕说过继给果亲王的好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