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让乾隆不解的是,这画没署名。
  “你不署名,别人怎么知道是你画的?”乾隆问永琏。
  “不需要知道,大家关注内容就好了。”永琏道,他不太想署真名,莫名觉得羞耻,可他又没有字和号,索性别署名了,以后夹带其他私货也更方便。
  爱显摆的乾隆完全理解不了儿子的心理,他恨不得把别人的作品都印上自己的大名呢,自己的作品更不必藏着掖着。
  他正想让南纸铺那边把永琏的名字添上,抬眼瞧见儿子欲言又止的表情,突然就明白过来。
  永琏是怕官员和读书人通过画作,猜测他的性情喜恶,从而以此做文章钻空子。
  这和他不想在报纸上发表那些抒发情感的诗作是一个道理。皇室还是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
  乾隆不由笑起来,摸摸儿子脑袋,“好,那就不署名了,把编辑组的名单也都删掉,以免有人想找你和弘晓走门路。”
  第53章 一抢而空
  乾隆现在还没想过防自己儿子,但他对弘晓却很戒备。
  乾隆担心读书人借着办报的由头,聚在弘晓周围,就和当年诚亲王靠着编书笼络一群汉臣类似。
  乾隆登基以来一直都在打压汉臣,也在杜绝他们抱团。更不可能允许他们聚集在一位铁帽子王周围。
  这也是乾隆为什么一定要让永琏参与《国朝新闻》的原因,在他看来,报纸掌握在永琏手里,就等于掌握在自己手里。
  永琏听了这话微微一愣,汗阿玛说的也太直接了。
  不过他没指望靠着这个报纸捞钱,弘晓叔大概也不会有这个想法。
  永琏就答应下来,让南纸铺把编辑组的名单删去。
  弘晓得知此事后,就知道了乾隆的用意。
  这报纸早晚是要交到永琏手里的。
  这样也好,真出了什么事儿,自己不用负责。
  二月初,还散发着墨香的《国朝新闻》出现在各大书坊,五文钱一份,小贩沿街售卖的则是六文钱。
  这些报童都是永琏让隆普从外城的乞丐中帮忙找的。要求身体好,声音好听,记性好。
  最小的才十来岁,大一点的十六七,吆喝几声,卖几份报纸就能有钱赚。这些人高兴的不得了,拿着报纸走街串巷喊得可卖力了!
  “震惊!年轻壮汉众叛亲离,沿街乞讨,究竟为何?”
  “阿克敦大人教你三招拿下春闱!”
  “御制新诗庆贺新年,惊艳四座!”
  “鑫记眼镜行开张,便宜到你无法想象!”
  百姓们本来没什么兴趣,六文钱可不便宜,他们才不会买。
  而且大部分百姓都不认字,买来也未必能看懂。
  但听了这些小贩吆喝的内容,很多人都被勾起好奇心。
  “年轻壮汉到底为什么沿街乞讨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