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乾隆气个半死,你这个巡抚是怎么当的?总督都亲往赈灾,你还在这做梦呢?
  乾隆在谕旨里点名批评了甘肃巡抚。
  因为甘肃去年开始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士绅早有不满,但因为讷亲手段强硬,他们没敢闹。
  这次地震让他们逮着机会了,聚众在官府门前闹事,就是因为朝廷改变了祖宗之法,才造成这么大的天灾。
  乾隆的好心情就因为这事儿变得一团糟,他甚至想过停止推行官神一体当差纳粮,但这事儿是他在汗阿玛的魂魄前保证过的,再困难也要推行。
  大年初三,乾隆在乾清宫宴请诸王、贝勒并大学士九卿,
  共九十多人,乾隆作“洪钧气转叶韶年,”一句,官员们纷纷联句作诗。
  永璜、永琏俩小孩不会作诗,只负责围观并夸夸。
  这还是兄弟俩头一回参加这种对外宴席,本来他俩是可以不参加的,但乾隆现在觉得俩儿子对外朝的事情知道的太少了,有意让他们来见识见识。
  永璜、永琏是真见识了大家歌功颂德的本事,尤其弘晓、允禧等人,那诗写的既喜庆又不谄媚,汗阿玛看的眉开眼笑。
  永琏打算以后多向弘晓叔请教,毕竟他早晚也要写这类诗。
  除了几个永字辈的小孩,在座大部分人都写了几句,唯独理亲王弘晳说自己无诗才,一个字没写。
  乾隆当即脸色就有些难看,什么意思?故意来扫兴的?
  乾隆本来就看弘晳不顺眼,这两年派人在郑家庄监视他,愈发觉得他心怀不轨,以前是想方设法拉拢宗室们,现在叔伯兄弟各有各忙,没人搭理他,他就沉迷算卦,让人打听京城有名的算命先生。
  乾隆心说你还有什么好算的,算你能不能保住亲王爵位?
  反正郑家庄有乾隆的眼线,乾隆是一点不怕,他真要有不轨之心,那就别怪自己不客气。
  但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乾隆也不好贸然发难。
  弘晳在这种场合上不给面子,乾隆硬是忍了,没说什么。
  宴席结束后,乾隆先离开,然后宗室按照辈分依次离席。
  到各家马车前时,弘晳就招呼弘昇,“去郑家庄喝酒?”
  弘昇忙摆手:“喝不动了喝不动了,明儿一早弟弟还要去天津一趟,那边的眼镜铺子快开张了,对了,大哥若是需要眼镜,弟弟可以给您送几副。”
  “哥哥不缺眼镜,当年皇玛法赐给我一副水晶眼镜,紫檀木框子,我现在还用着呢。”弘晳道。
  周围几人闻言都暗暗在心里翻白眼,又显摆上了。
  弘昌本来都上马车了,闻言又掀开车帘,“皇玛法给大哥的眼镜稀罕,您还是供起来吧,回头给您送一副玻璃的,轻巧耐用。”
  “大哥人家有水晶眼镜,才看不上我们的玻璃眼镜。”弘昼笑道:“咱们还是自己留着卖钱吧。”才不给这个讨厌鬼!
  弘昌、弘昇现在都跟着弘昼这个弟弟混,他们能不能赚到钱,全取决于弘昼,自然要听他的,二人闻言就笑着点头,没再搭理弘晳。
  弘晳自讨没趣,上了自家马车。
  弘昼那小子当年就是个默默无闻的小皇孙,皇玛法估计都对不上号,如今竟如此嚣张?
  再想想今日高坐龙椅的那位,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还以为自己的诗写得多好呢?宗室王公肯定都在心里笑话他。
  听说他儿子还要办什么报纸,给天下读书人宣传他的诗。简直丢人现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