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3 / 3)
得他们惹事?”
允禄点头。
“若是别的差事倒罢了,我现在办得这事儿和火器相关,不能让他俩插手。皇上也不会同意让他俩插手的。”允礼道。
允禄一想也是,皇上肯定知道这二人和弘晳走得近,绝不会让他们接触火器或者兵部事务。那样岂不是方便弘晳谋反?
“那回头你再想想,把他俩安排到哪儿合适?”允禄说着看一眼怀表,“哎哟,我得赶紧走,尚书房那帮小子还等着呢,迟到了皇上又要说我。”
他说完就跳下马车骑上自己的马跑了。
允礼:“……”
允礼无奈摇摇头,大早上的,十六哥就给他出难题。
从泰陵回来,乾隆就让人在直隶一带选址,着手开办透明玻璃厂。
此事由弘昼负责,这足以证明乾隆对弘昼的信任和偏爱。
谁都知道,玻璃厂的利润会有多大。
允礼于是去找弘昼,让他也给弘昌、弘昇安排点差事。
弘昼和十三叔一家都很亲近,自然愿意帮弘昌,至于弘昇,那还是要问问皇兄的意思。
乾隆一听就知道十七叔又为侄子们操心了,十七叔这人就是太操心,身子才一直不好。
不过十七叔今年辛苦,他该给十七叔一个面子,于是答应下来。
十一月,大清正式开办了第一个玻璃厂,规模不算大,用的全是旗人。
倒不是透明玻璃的技术不能让汉人知道,毕竟从广东过来的那些伙计就是汉人,乾隆只是想通过玻璃厂招工适当缓解某切旗人的生存压力。
因为旗人不能光明正大的做生意,朝廷眼下又不打仗,很多旗人一家十几口人就等着朝廷发的那点钱过日子,穷得叮当响,只能卖房子卖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他们找点活干是最好的办法。
也只有直隶一带的工厂能招大量旗人做工,其他地方还得用民人。
江南的三轮车厂雇佣的就全是民人。
如永琏他们所预料的那样,三轮车在江南很受欢迎,那些纺织作坊争相购买。很快供不应求,三轮车厂只能不断招工。
但三轮车这种东西不是消耗品,需要的就那些人,销量肯定是渐渐下降的。
听说直隶开办了玻璃厂,负责三轮车厂的官员就跟乾隆求透明玻璃的烧制方法。
乾隆觉得这样正好,省的重新选址建厂了,就在三轮车厂的原址上扩大规模。 ↑返回顶部↑
允禄点头。
“若是别的差事倒罢了,我现在办得这事儿和火器相关,不能让他俩插手。皇上也不会同意让他俩插手的。”允礼道。
允禄一想也是,皇上肯定知道这二人和弘晳走得近,绝不会让他们接触火器或者兵部事务。那样岂不是方便弘晳谋反?
“那回头你再想想,把他俩安排到哪儿合适?”允禄说着看一眼怀表,“哎哟,我得赶紧走,尚书房那帮小子还等着呢,迟到了皇上又要说我。”
他说完就跳下马车骑上自己的马跑了。
允礼:“……”
允礼无奈摇摇头,大早上的,十六哥就给他出难题。
从泰陵回来,乾隆就让人在直隶一带选址,着手开办透明玻璃厂。
此事由弘昼负责,这足以证明乾隆对弘昼的信任和偏爱。
谁都知道,玻璃厂的利润会有多大。
允礼于是去找弘昼,让他也给弘昌、弘昇安排点差事。
弘昼和十三叔一家都很亲近,自然愿意帮弘昌,至于弘昇,那还是要问问皇兄的意思。
乾隆一听就知道十七叔又为侄子们操心了,十七叔这人就是太操心,身子才一直不好。
不过十七叔今年辛苦,他该给十七叔一个面子,于是答应下来。
十一月,大清正式开办了第一个玻璃厂,规模不算大,用的全是旗人。
倒不是透明玻璃的技术不能让汉人知道,毕竟从广东过来的那些伙计就是汉人,乾隆只是想通过玻璃厂招工适当缓解某切旗人的生存压力。
因为旗人不能光明正大的做生意,朝廷眼下又不打仗,很多旗人一家十几口人就等着朝廷发的那点钱过日子,穷得叮当响,只能卖房子卖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他们找点活干是最好的办法。
也只有直隶一带的工厂能招大量旗人做工,其他地方还得用民人。
江南的三轮车厂雇佣的就全是民人。
如永琏他们所预料的那样,三轮车在江南很受欢迎,那些纺织作坊争相购买。很快供不应求,三轮车厂只能不断招工。
但三轮车这种东西不是消耗品,需要的就那些人,销量肯定是渐渐下降的。
听说直隶开办了玻璃厂,负责三轮车厂的官员就跟乾隆求透明玻璃的烧制方法。
乾隆觉得这样正好,省的重新选址建厂了,就在三轮车厂的原址上扩大规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