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了大哥这句话,他也要好好练!
  回京的路上,乾隆本想把永琏叫过来好好敲打一番,二伯当年五岁能射鹿,他这个太子还要旁人帮忙。回去还不加紧练习?
  但转念一想,二伯五岁能射鹿有什么用啊,最后没当上皇帝。自家汗阿玛骑射功夫在兄弟里垫底,最后却荣登大宝。
  弓马骑射说重要确实重要,说不重要也就那么回事。
  而且时代不同了,现在洋人打仗拼得是火铳火炮,要不让永琏学学用火铳吧。
  硬弓拉不开,拉火绳总不至于没力气吧?
  当年皇玛法接自己进宫教养,是让十六叔教自己火铳,二十一叔教自己骑射。
  十六叔确实熟练使用各种火铳,还得是他教永琏,自己才放心。
  乾隆于是又给允禄布置了一项任务,教两位皇子使用火铳。尤其要教会二阿哥。
  允禄就喜欢这种差事,比朝堂上的杂事儿轻松多了。乐呵呵的答应下来。
  回到宫里,永琏休整几日,正准备和大哥一起苦练骑射,乾隆却调整了他们的课程安排,先跟允禄学习使用火铳,学会了再继续学骑射。
  永琏:“……”
  对啊!他真是死脑筋,既然骑射不行,可以换个赛道啊!
  皇族学骑射一是为了给八旗将士做表率,二是为了震慑蒙古。
  换成火铳,有一样的效果啊!而且这也说明,日后的八旗精锐,不再只能靠弓箭,熟练运用火器才是大趋势。
  火铳比骑射简单多了,永琏又有了躺平的理由,还试图带着大哥一起躺平。
  “弓箭过时了,咱们以后围猎用猎枪!”
  第44章 关键问题
  永琏实在是低估了这个年代火铳的使用难度。
  这时候最常见的火铳就是鸟枪,一米多长,装弹也非常麻烦。
  四个小少年一开始用火枪的准头还不如弓箭,允禄担心射的太偏,伤到路过的宫人,每次给他们上课,都要叮嘱宫人躲远点,别被误伤到。
  永琏每次用鸟枪都紧张的一脑门汗,就怕打偏了,毕竟鸟枪射程比弓箭远几十米,万一偏了打到附近的树上,很容易引起安全隐患。
  但这次可不能浑水摸鱼,要是连他都不会使用火铳,以后提倡朝廷重视火器什么的,就显得很没有说服力。
  乾隆听说永琏学习使用火器很用心,还跟允禄打听火器营的情况,心下稍慰。
  儿子只要对军事感兴趣就好,至于用什么兵器,没那么重要。
  尚书房的四个小孩学习使用火铳的时候,朝廷也在讨论火器的问题。
  去利未亚的商船终于启程了,商船上配备了目前大清最先进的火器,不但有“神威将军”、“威远将军”这些在康熙朝就立过大功的火炮,还有果亲王根据武备院的一些猎枪改良的新式连珠火铳。
  官员们都赞果亲王厉害,虽手无缚鸡之力,却可设计出连珠火铳。
  但果亲王对这样的结果似乎并不满意,商船还没到广州,他就上奏表示,现在商船上的这些武器有一个缺陷,那就是火药的威力不稳定,而且因为长期在海上航行,火药受潮,威力会逐渐下降。
  现在要改良的,不仅是火器,还有火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