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3 / 3)
早朝后,乾隆先召见军机大臣,快中午才散。
这时造办处的人来报,双轮车造出来了。
上个月造办处那边就说有进展,造出了一辆能骑的双轮车,不知为何,过了一个月,造办处才来人,正式请皇上去验收。
乾隆只当他们精益求精,在双轮车上雕刻花纹呢。
他知道永璜、永琏都惦记着双轮车,就叫人去尚书房传话,让俩孩子到养心殿用膳,用完膳大家一起去造办处看车。
造办处的人告退后,李玉才上前提醒,广州来的行商还在外面候着。
乾隆忙让人进来,见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下意识皱了皱眉,他让粤海关监督选个对海外贸易足够了解的行商,怎么派了这么个小年轻来?
但跟潘振承交流几句后,乾隆就不这么觉得了。
别看他年纪轻,到广州没几年,对海外诸国了解的真不少。
潘振承不仅和皇上介绍了吕宋的情况,还说英吉利人也想和佛郎机人、西班牙人一样,想在大清周围找个小岛囤放货物,之前和吕宋发生过冲突,没打赢。
“英吉利人在印度、新大陆都开办了公司,雇佣当地的百姓,为他们种植作物。”
“印度的朝廷就不管管?”
“这些洋人的武器十分先进,印度的朝廷根本无力抵抗。至于新大陆,那边本来也没有朝廷,听说原来住在那边的人要么被赶跑,要么被当成奴隶。”潘振承道。
真说起自己擅长的事儿,潘振承也顾不上口音了。
他不纠结这个,反而说的非常流利。
乾隆虽偶有一两个词听不懂,但他现在顾不上纠结这些细节,只关心这些洋人到底有什么武器。
潘振承也叫不上那些武器的名字,只知道他们商船上都备着枪炮。
连商船上都有枪炮,那官船上的武器装备岂不是更先进?
乾隆心下一沉,以前是自己小瞧了这些蛮夷。
二人正说话,外面李玉通传,两位阿哥爷来了。
乾隆就对潘振承笑道:“两位皇子对西洋的事儿也很感兴趣,朕叫他们来听听。”
潘振承忙恭敬起身,准备给两位阿哥爷行礼。 ↑返回顶部↑
这时造办处的人来报,双轮车造出来了。
上个月造办处那边就说有进展,造出了一辆能骑的双轮车,不知为何,过了一个月,造办处才来人,正式请皇上去验收。
乾隆只当他们精益求精,在双轮车上雕刻花纹呢。
他知道永璜、永琏都惦记着双轮车,就叫人去尚书房传话,让俩孩子到养心殿用膳,用完膳大家一起去造办处看车。
造办处的人告退后,李玉才上前提醒,广州来的行商还在外面候着。
乾隆忙让人进来,见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下意识皱了皱眉,他让粤海关监督选个对海外贸易足够了解的行商,怎么派了这么个小年轻来?
但跟潘振承交流几句后,乾隆就不这么觉得了。
别看他年纪轻,到广州没几年,对海外诸国了解的真不少。
潘振承不仅和皇上介绍了吕宋的情况,还说英吉利人也想和佛郎机人、西班牙人一样,想在大清周围找个小岛囤放货物,之前和吕宋发生过冲突,没打赢。
“英吉利人在印度、新大陆都开办了公司,雇佣当地的百姓,为他们种植作物。”
“印度的朝廷就不管管?”
“这些洋人的武器十分先进,印度的朝廷根本无力抵抗。至于新大陆,那边本来也没有朝廷,听说原来住在那边的人要么被赶跑,要么被当成奴隶。”潘振承道。
真说起自己擅长的事儿,潘振承也顾不上口音了。
他不纠结这个,反而说的非常流利。
乾隆虽偶有一两个词听不懂,但他现在顾不上纠结这些细节,只关心这些洋人到底有什么武器。
潘振承也叫不上那些武器的名字,只知道他们商船上都备着枪炮。
连商船上都有枪炮,那官船上的武器装备岂不是更先进?
乾隆心下一沉,以前是自己小瞧了这些蛮夷。
二人正说话,外面李玉通传,两位阿哥爷来了。
乾隆就对潘振承笑道:“两位皇子对西洋的事儿也很感兴趣,朕叫他们来听听。”
潘振承忙恭敬起身,准备给两位阿哥爷行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