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宫中开支减少的事儿,永琏当然不知道。
  乾隆笑着抱起宝贝女儿,“我们小钮伦真懂事,但再节省也不能只吃烤玉米当饭。”
  “可二哥说,宫外很多小朋友都用玉米当饭。”钮伦道。
  “那是宫外的老百姓,靠红薯、玉米、土豆这些来充饥。”太后笑道:“咱们宫里又不缺吃的。”
  “充饥是什么意思?”弘曕问旁边的小侄子。
  “就是说百姓吃不起米面等粮食,饿了只能用红薯、土豆这些填饱肚子。”永琏道。
  屋里大人们听了这话,笑容都僵了下。
  皇后觑一眼皇上神色,果见他面色微沉。
  红薯土豆这些能在民间迅速推广开,正是因为它们能充饥。
  即便有了这些作物,还是有不少百姓饿肚子。
  他就问孩子们,“你们说说,怎样才能让百姓们都能吃上粮食?”
  永璜猝不及防,汗阿玛怎么突然就考这么难的问题。他想了想道:“应减免赋税,让百姓们把种的粮留着自己吃。”
  轻徭薄赋是师父们经常挂在嘴边的。
  也是儒家仁政最典型的举措。
  永琏暗暗腹诽,汗阿玛看似随口一问,但这可是历代帝王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呢。
  “减免赋税终究是有限的,朝廷也需要银钱做军费搞建设。”永琏道:“比较简单快速的法子就是让百姓开垦荒地。”
  他说着看向乾隆,“儿子听阿桂师父说,朝廷不许汉人迁居关外,那边岂不是地广人稀?而且咱们满人不擅耕种,应该有很多荒地都没开垦出来吧。”
  那可是土地肥沃的大东北啊!就算开垦出来种些玉米大豆,也能养活不少人了。
  乾隆皱眉,“阿桂没说为何不让汉人去关外?”
  “说了,”永琏道:“但是儿子认为那些理由都没有让老百姓吃饱饭重要。”
  乾隆闻言一愣,说到民生社稷,太后、皇后都不太敢插话。弘曕、钮伦、永璋还听不太懂。
  永璜能听懂,还附和地点了点小脑袋。
  永琏见汗阿玛半晌不说话,就一脸无辜地眨眨眼睛,“难道汗阿玛不希望百姓们都吃饱饭吗?”
  乾隆:“……”
  这问题不可能有第二个答案。
  就算是昏君,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国家饿殍遍地。更何况,他可是立志成为明君的。
  乾隆:“朕当然想。但是开垦荒地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他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有几分动摇。
  永琏也不指望着就说服汗阿玛让汉人到关外。他看向弘曕,“该六叔回答了。”
  弘曕一脸懵,“回答什么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