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3 / 3)
张廷玉夸完,果亲王也夸了两句皇上教子有方。这算是对众人的夸奖做个总结,二阿哥再好,归根结底是皇上皇后教得好。
乾隆听够了才摆摆手,让陈福赶紧去,“对了,永常今日还在外面当值呢,传朕旨意,让他也回去照料女儿吧。”
众人又跪下口称皇上仁德。
乾隆心中得意,因永琏不让自己带小格格回宫而生出的不满彻底散了个干净,他儿子这么懂事,昨天那样也是因为疼爱钮伦,又同情小格格,不忍见她和额娘分开。
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心软,皇后更是见了生病的小猫都要亲自照料,他俩的孩子,自然是最仁善的。
永琏对永璜的伴读都这么好,可见他和永璜的兄弟关系也十分亲近。
等众臣散了,乾隆一个人用膳,又不禁回味张廷玉等人的话。
虽知这些人是在刻意奉承,有些夸大,但若皇子没有这样的善心,臣子们想夸,还夸不出来呢。
连一向严肃的鄂尔泰听闻二阿哥如此善举,面上都露出会心的笑容,似乎只有讷亲一个人没吭声。
到底年轻,恃才傲物……
乾隆对讷亲生出小小的不满。
这人还需要历练。
昨日答应汗阿玛的,要恢复军机处,推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前者他今日已经暗示过鄂、张二人,还有允禄、允礼。等下月先帝的事儿忙完,他们就该请辞总理王事务大臣,到时候自己挽留一番,顺便恢复军机处。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事儿是难啃的骨头。
要不让讷亲去吧,他在朝中人缘不行,待在军机处,其他大臣难受,他办差也受限制。到地方上去,他这种说一不二,眼里不容沙子的性格,正好可以对付那些地方官员士绅。
最坏的结果,事情办砸了,官员们也会把责任推到讷亲身上。
当然了,谁都不愿看到那样的结果,讷亲若是连这关都过不了,也不配接替鄂尔泰,成为朝中满臣的首领。自己早点换个人培养,还来得及。 ↑返回顶部↑
乾隆听够了才摆摆手,让陈福赶紧去,“对了,永常今日还在外面当值呢,传朕旨意,让他也回去照料女儿吧。”
众人又跪下口称皇上仁德。
乾隆心中得意,因永琏不让自己带小格格回宫而生出的不满彻底散了个干净,他儿子这么懂事,昨天那样也是因为疼爱钮伦,又同情小格格,不忍见她和额娘分开。
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心软,皇后更是见了生病的小猫都要亲自照料,他俩的孩子,自然是最仁善的。
永琏对永璜的伴读都这么好,可见他和永璜的兄弟关系也十分亲近。
等众臣散了,乾隆一个人用膳,又不禁回味张廷玉等人的话。
虽知这些人是在刻意奉承,有些夸大,但若皇子没有这样的善心,臣子们想夸,还夸不出来呢。
连一向严肃的鄂尔泰听闻二阿哥如此善举,面上都露出会心的笑容,似乎只有讷亲一个人没吭声。
到底年轻,恃才傲物……
乾隆对讷亲生出小小的不满。
这人还需要历练。
昨日答应汗阿玛的,要恢复军机处,推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前者他今日已经暗示过鄂、张二人,还有允禄、允礼。等下月先帝的事儿忙完,他们就该请辞总理王事务大臣,到时候自己挽留一番,顺便恢复军机处。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事儿是难啃的骨头。
要不让讷亲去吧,他在朝中人缘不行,待在军机处,其他大臣难受,他办差也受限制。到地方上去,他这种说一不二,眼里不容沙子的性格,正好可以对付那些地方官员士绅。
最坏的结果,事情办砸了,官员们也会把责任推到讷亲身上。
当然了,谁都不愿看到那样的结果,讷亲若是连这关都过不了,也不配接替鄂尔泰,成为朝中满臣的首领。自己早点换个人培养,还来得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