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后想起从前先帝经常让造办处返工,怪折腾人的。就点头答应,但怕钮伦晒着,不让她去。
  钮伦嘟着小嘴,却也不敢闹,只能眼睁睁看着俩哥哥蹦蹦跳跳跑出去了。
  俩小少年一边往造办处走,一边讨论要做哪些教具。
  首先要给钮伦做一些计数棒,用打磨光滑的小木棍就行,做一百根。
  “再做一些不同形状的木片、圆的、三角的、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
  前面几个形状永璜能理解,平行四边形却是头一回听说,他就好奇问弟弟,“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
  永琏:“……”差点忘了清朝没这个叫法,但这名字也很好理解,他就说:“等到了造办处,我给你画出来你就明白了。”
  永璜点点脑袋,先在心里琢磨起来。
  要从宁寿宫到协和门西,还挺远,等快到造办处时,永璜突然问永琏,“正方是平行四边形吗?”
  “是呀是呀!”永琏高兴的眼睛弯弯,“大哥好聪明!但正方只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
  永璜若有所思地皱皱眉头,“我好像知道了。”
  造办处的官员没想到两位小阿哥亲自来了,喝茶的、打盹儿的、记档的,干活的、全都慌里慌张的起身行礼。
  永璜、永琏让免礼后,就有一名主管造办处的郎中上前,笑问道:“两位阿哥爷,有什么吩咐?”
  主子亲自前来,估计是有要紧的东西要做,过几日是万寿节,难道两位小阿哥要给皇上做寿礼?
  旁边几名工匠都打起精神听吩咐。
  万万没想到,二阿哥竟然只是要做学数学的小木棍和小木片。
  这东西对造办处的能工巧匠来说,没有丝毫难度。
  永琏让人拿来纸笔,“有没有尺子。”
  匠人们需要画图,各种量尺当然有。
  永琏见一旁案上放着一个黑乎乎的长条,就问:“那是炭笔吗?”
  “回阿哥爷,那正是炭笔,匠人们划线方便些。”
  这比毛笔好控制多了,永琏立刻道:“拿来我用用。”
  郎中拿来炭笔,匠人们怕把手弄脏,还设计了一个笔套。
  现在的炭笔外面没有木头包裹,很容易断,就做的比后世粗一些。
  永琏用量尺比着,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还有五边形和六边形。
  永璜在旁边看着,见永琏画出的平行四边形不禁笑起来,“我想的就是这样,原来两条边这样就叫‘平行’,真恰当!”
  永琏:“是吧是吧!”
  他又想用圆规画一个圆,都已经拿起来了,余光瞥见旁边郎中有些惊讶的目光,才意识到自己不应该会用圆规。
  别说清朝还没正式学过数学的小孩儿,就是后世六岁的小孩也未必会用圆规。
  他赶紧调整表情,“这个是做什么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